著作者:客家電視台 片長:00:23:05
在劉家伙房前有池塘後有山坡,它是一個非常舒適的居住地。東勢劉家伙房在921大地震過後重建,不論建材建築形式或工法都盡量遵循古制,而以前建築很重視的《風水》,也是重要的關鍵。在伙房前的半月池在地理風水代表財庫,它也具有現代的消防功能,半月池的多功能讓它成為一個循環生態的環境,現代的綠建築也有生態池,伙房旁的周遭植物,對生活環境的舒適性更是有十分正面的影響,植物吸收太陽的輻射熱,植物溫度上升,這時植物體內的水分會變為水蒸氣,並將葉片的氣孔變大,將水蒸氣散逸,在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熱能,因此透過植物的蒸散作用可達到降溫的作用。伙房後方的化胎是利用半月池挖出來的淤泥和石頭堆積而成,前後凹凸相對應,陰陽相濟,除了符合傳統的風水思維外,將建築廢棄物再次利用,十分符合育建築指標中以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來製造最少廢棄物的標準。劉家伙房的坐向位東北,中國人的說法好的地理好的屋子是坐北朝南,台灣位於北半球,太陽多從東偏南升起,從西邊落下,因季節不同,太陽的高度角也不同,冬季太陽高度角較小,住宅坐北朝南可使更多的太陽光線進入室內,從而提高室內溫度,在夏季時太陽高度角增大,射入的光線相對就少,因此室內較涼。傳統伙房通常是平房結構,而屋頂和人們的生活空間有直接的關係,屋頂受熱後,屋內就會變熱,熱空氣上升,通過氣窗往外流,加上屋簷的設計可阻擋陽光直射,室內與室外溫度相差及多,不論是現代的綠建築還是傳統伙房都把屋頂挑高,室內的溫度感覺比較涼爽。還有一個讓房子舒適的原因是採用隔熱性較佳的泥磚,它的原料取得容易,不用消耗更多的原料燒製,現代的綠建築也有相同的概念,大量使用回收鋼材和不會造成環污的木材,也是另一種環保的表現,也不僅是智慧的表現,也是現代環保建築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