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節目介紹台灣東部美麗的花蓮,工業化程度比較低,農業耕作環境較優良,天然無汙染的好山好水與豐盈的水氣很適合栽植藥草,如此優渥的條件是當歸最合適的成長環境,當歸最適合在年尾栽種然後隔年年尾收成,當歸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適合在海拔高度五百到八百公尺種植,且富含機質,種植以砂質土壤為佳,講解大陸和台灣當歸的差別,接著節目介紹當歸的養生料理還有作法,分享著邱大哥夫妻的故事。 除了介紹品質優良的當歸,節目接著介紹非洲大蝸牛,在草叢間不斷發現蝸牛的蹤影,捕捉有一定的量之後帶回給專人去殼處理再賣給需要的店家做料理,接著學習烹煮蝸牛料理,也將料理過程講解給觀眾知道,利用高溫加鹽巴翻炒將蝸牛消毒殺菌,殺菌完用流動清水洗乾淨再送到冷凍庫低溫殺菌,隔天退冰之後即可料理。 堅持以最友善的方式孕育出優質的當歸,雖然始終難敵低價及進口,卻還是不放棄一年接一年的種植下去,展現了客家硬頸的精神,另外,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風情與飲食奧秘,看著人生百態更深知以和為貴,以退為進的道理,反而成就出更純熟的桌上饗宴,以及圓融豁達的生命經歷。
大溪鎮,曾是淡水河系最上游的河港,90年代,河運全運時期茶葉、樟腦油...等在此成為轉運大宗,大溪鎮因此萬商雲集,如今街上還充滿巴洛克式建築的風采。在地劉桂玉大姊用思鄉作食材,二十多年的歲月累積,創作有別於傳統口味的私房料理,其中拿手的芋香豬腳,大姊的料理哲學就是沒有不可能的搭配,在不同食材搭配時找到平衡點。大溪百年老街因在地人意識到文化與古蹟保存的重要性,在民國85年時進行舊有牌樓整建及規劃。這邊也因為觀光帶動豆干產業,因為豆干的大量需求部分流程透過機器代勞,但師傅製作的手感,不曾因此而生疏。林瑞珠大姊以外燴起家的料理資歷,近年講求養生的輕食概念,以健康為訴求的蔬食料理,結合大溪豆干,讓料理不但多了美味,營養更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