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爸爸是苗栗銅鑼的客家人,年輕時來到南投打拼,靠著木馬道養活了謝家一家人,謝爸爸曾和兒子謝寓澄說「木馬道是最辛苦危險的工作,如果這個行業等你長大還在,你也絕對不要去做!」儘管如此,謝爸爸依舊默默堅持著做,因此在謝寓澄的心中,木馬道不僅是臺灣人最硬頸的代表象徵之一,更凸顯了爸爸的偉大之處。如今木馬道行業正在逐漸消逝,為此謝寓澄和父親規劃了木馬道的體驗區,讓傳統的木馬道以最完整的方式呈現在遊客面前。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個動作很重要(這隻動作當重要)、要特別小心(愛特別細義)
屏東縣內埔鄉有一家與眾不同的豬肉攤,外觀仿照日式驛站搭建,大大顛覆臺灣人對豬肉攤的印象。為了打破傳統豬肉攤的迷思, 謝旭忠從父親手中接下傳承棒子,並研發設計六堆黑豬相關加工品, 打造日式驛站古樸風格的現代化豬肉店夢想。對他來說,推廣黑豬肉,帶動內埔的黑豬產業,不但能開拓村落發展,更能帶來觀光人潮,讓鄉下村落注入新的生命力,帶來更好的生活。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是什麼啟發了你(係麼?分你想著)、別人可以我也可以(別人做得??乜做得)
由廣東客籍師父傳承手藝的貢丸店在屏東內埔已經營30餘年,堅持一貫傳統以捶打來保留肉質的彈性,從早期使用木棍至現在改用機器捶打,製成美味好吃、香甜Q彈口感的好味道。這將近一甲子的技術已傳至第3代吳糴益,他以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及行銷,結合傳統的技術,入選為「客家委員會輔導優良產品」,並積極研發創新口味與產品,努力將臺灣在地的美食行銷推廣全世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年輕人比較不願意做(後生人較無愛做)、所以我想傳承(故所??想傳承下去)
羅麗英,原是屏東內埔國小的老師,92年從學校退休。一開始和先生種了近百棵檸檬樹,但因為堅持不灑農藥,受到風災及病蟲害影響,產量逐年遞減,目前只剩近20棵樹。因為是和已逝先生的共同心血和回憶,加上客家人勤儉的精神,也捨不得把檸檬樹砍掉,因此著手把檸檬加工製成檸檬乾。羅麗英希望能利用在地特產,發揮巧思與創意,打造屬於竹田的特色產業。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要懂得利用(愛曉得用)、勤儉是美德(勤儉係美德)
詹玉霞嫁給客家人林富章成為客家媳婦後,由於先生喜好釣魚,常陪他到溪邊釣魚,無意中發現讓人驚艷的石頭,產生收集的興趣,家政學校出身的她發想利用石頭加工成石藝品。詹玉霞希望可以做出家鄉的特色,因此創作了一個與六堆客家文化有很深淵源的「昌黎硯」。昌黎硯是文房四寶之一,客家人注重文學,秉持刻苦耐勞的硬頸精神,加上內埔鄉昌黎祠是全臺唯一主祀韓愈的廟宇,每年的韓愈文化祭也勉勵客家人晴耕雨讀,追隨韓愈提倡文化教育的精神。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作品很有意思(作品當有意思)、大人小孩都喜歡(大人細子都合意)
7年前為了孩子們的健康,屏東有將近10個家庭,齊聚展開共煮共食的餐食模式。餐桌上全是不加味素、少油、少炸的家常菜,有人提議要開間餐館,將顧客當作共食的朋友,把整間廚房擴大。因為團隊成員多來自客家庄,店內就裝潢成具有客家風味的伙房,讓客人能一起享受搭伙清淡飲食的樂趣。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沒看過這種吃法(無看過這種食法)、你吃吃看(你食看啊)
徐世英、李玉英兩夫妻在屏東麟洛經營客家粄店,他們每天清晨天未亮便起床,準備開門做生意。這間客家粄店,是李玉英白手起家的,早在民國60幾年,李玉英就開始做粄,那時是騎著摩托車,穿梭在麟洛的大街小巷中叫賣,雖然辛苦,卻也奠定了客源。30多年來從不間斷,夫妻倆巧手製作的每一塊粄,不但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與節慶所需,更是旅外遊子一解鄉愁的點心。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用料實在(用料毋會撮假)、便宜又好吃(便宜又值食 )
屏東縣的竹田鄉,古地名為「頓物」,客家話是指「屯積貨物的地方」,客家居民約佔四分之三。竹田不但有屏東米倉的稱號,更有著濃濃的鐵路風情。因鐵路營運量下降,竹田車站自1991年改為簡易站,臺灣鐵路局原本要拆除老舊站房,經鄉民們努力爭取下,得以保留這充滿鄉民生活記憶的文化資產。近年竹田鄉公所整建車站周遭環境,命名為「竹田驛園」。竹田鄉社區營造協會賴正仁表示:「為了行銷推廣竹田鄉,我們結合在地農特產,再融合日式車站鐵道特色,打造竹田鐵路便當,發展出地方特色美食。」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為什麼吸引客人(做麼?會餳人客)、家鄉的味道(故鄉?味緒)
新竹教育大學詹翔欽,是一名左手臂沒有前半截的先天性肢體障礙學生,身為客家人的他,靠著一股堅毅的力量,克服身體障礙,苦練游泳,亮眼表現深得老師肯定。體育系老師全體一致通過,讓他從幼教系轉到體育系,而他也拿到了游泳救生員的資格,要證明只要有決心,沒有做不到的事。他說:「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付出多少,雖然我少了一隻正常的手,擁有的卻很多。我要證明別人能辦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遇到困難要克服(堵著困難愛克服)、認真去努力(煞猛去打拚)
郭文標,竹北客家人,因五峰鄉濕度、高度等氣候環境條件非常適合種植段木香菇,2003年投入休閒農業發展,並進行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成立產銷班。然而在外地人的身分下,一開始曾讓部落農民不認同他,直到看到他的堅持與認真,並以分級包裝解決部落農民在價格上吃虧的情況,慢慢的讓部落居民相信,這個客家人是想帶動部落共存共榮,不僅全力支持他,也讓五峰鄉段菇成為目前和平部落的主打產物,也是當地居民的希望。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很漂亮的包裝(當靚?包裝)、特別設計過(特別設計過?)
18年前,藍月準的先生房地產生意失敗,家道中落,她一人扛起家計,想起娘家二哥二嫂是開客家餐廳,不如自己也學炒客家菜,經營客家餐廳。剛開始幾乎沒有客人,後來採50元低價促銷,人潮突然蜂擁而至,經過5年時間,終於還清上億債務。如今兒子謝浡勳接手,娶妻後也善用他太太娘家屏東的海產,將海鮮料理結合傳統的客家菜餚。傳統客家菜的「山珍」食材,加上南臺灣「海味」,串起媽媽、兒子及媳婦的溫暖親情。 客家教學每日一句:選用上好的食材(揀擇上好?食材)、為品質把關(保證最好?品質)
陳純琅,埔里閩南人,成為客家媳婦後,對客語產生興趣,並且用心學習,很順利的一次就通過客語認證。在臺北師範大學受訓完之後,她全心全意投入客家文化的傳承,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參加客委會主辦的薪傳師課程,研發出一套更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為了讓小朋友更喜歡上客語課程,陳純琅會運用看圖說故事、客家歌謠教唱、遊戲等元素作為教學課程,讓大家更輕鬆學好客語。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客家話很好聽(客家話當好聽)、我也很喜歡聽(??乜當愛聽)
新屋每家每戶都種有黃槿樹,因為黃槿是新屋鄉常見的海濱植物,客家老一輩都是用黃槿葉來墊在菜包下面。客家人在臺灣辛勤耕墾,相對於油桐花是居住山邊的客家代表花,黃槿花則是居住平原和海濱地區的客家代表花,有客家村落的地方,就有黃槿花終年相伴。新屋鄉愛鄉協會執行長李仁富說:「黃槿花是一日花,朝開暮謝,象徵客家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勤奮性格。」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什麼因素讓它生長(有麼?條件佢正會生)、氣候(天時)
石滬是平埔族依尋潮汐方向所闢建的,目的是為了讓先民不必出海,在滬內即能漁獲豐收。國人印象多為澎湖石滬,殊不知臺灣本島最大的石滬群就在新屋。新屋鄉愛鄉協會志工,以1年的時間,完成全臺最大石滬群的田野調查報告,理事長郭先彰說:「桃園新屋是客家漁港,靠著許多客家人世代相傳,石滬更是先人智慧的結晶。然而漁村人口外流,年輕人不再捕魚,石滬少人使用,失去維修而逐漸崩壞消失。修復石滬,保護在地文化遺產,成了我們新的課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一般很少見(異少看得著)、這是特色(這係特色)
陳聰敏,南投水里客家人,11年前為了照顧父母決定回到家鄉重新開始。陳聰敏家中務農,了解農產經濟,回到家鄉後,開始有從事觀光農業的念頭,並且想從高經濟效益的咖啡著手。前期因不順利曾一度想放棄,不過看到過世父親遺留下來的簑衣和犁田器具,陳聰敏決定咬緊牙根也要撐下去。經過不斷摸索和四處取經,陳聰敏漸漸抓到種植咖啡的訣竅,也不吝於傳授自己的經驗給大家,希望村民一起努力,讓車埕村的咖啡被全臺灣人看見。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品質優良(品質優良)、價格穩定(價數穩定)
南投水里客家人徐新旺要娶媳婦,在客家的習俗裡,婚禮喜宴當天必定要打粢粑(麻糬),一則因白米飯珍貴,用它來招待親友更可表現主人的深厚情意;二則是親朋好友遠道而來,在上菜前先來個點心止住飢餓再話家常。這樣傳統的場面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少見,儘管徐新旺居住的新興村已有外燴行業,村民依然會在婚禮之前大家自動自發的一起包麻糬,延續著這樣的客家習俗。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很有嚼勁(?著盡有味)、讓人想一口接著一口(食到會尋尾)
53歲的李清榕是桃園永安客家人,是藝術家、造船達人,也是生態教學志工。由於臺灣的獨木舟都是國外買進居多,他認為買船不如自己做船更有意義,於是就開始動手造船。他勤跑造船廠,自學工藝,無師自通自製獨木舟,至今已造了10幾艘,建國百年時,還和2位好友完成以自製獨木舟環島的創舉。他說:「我們就像跟海浪一起律動,種種的困難都無法讓我們放棄,因為只有堅持才能完成夢想。」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一個人無法完成(一儕人無法度做好)、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係力量)
林昌湘退伍後,先在淡水開設跌打損傷國術館,鑽研兵書、拳法,透過管道搜集兵器,舉凡刀、劍、矛到暗器、狼牙棒、流星錘及九截鞭等,武俠小說常用的兵器都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後來兵器愈堆愈多,他因此成立全臺首座兵器博物館,館藏超過3000件。曾經家人反對他走武術這條路,然而身為客家人,他秉著堅持不懈的精神,讓自己的志向成為志業,變成一生的理想與抱負。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多看書(多讀書)、增廣見聞(增廣見聞)
林昌湘是苗栗客家人,自幼習武,把武術視為生命,曾經因為沉迷武術,大學、警專雙雙落榜,差點鬧出家庭革命,但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放棄。如今他在10幾所各級學校的武術社及國術課程中教課,傳承逐漸失傳的中華武術,20年來所教導的學生在各大武術比賽中名列前茅,他也受到「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中華武藝類獎章」的肯定。他說:「在有生之年,能夠讓自己想做的事情發光發熱,靠得是客家人的堅持。」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每天都要練習(逐日都愛練習)、可鍛鍊身體(做得練身體)
從小胡友誠就愛蘭花,25歲回到老家,開始種植蘭花的生活。20多年後,他希望能為車埕的觀光產業盡一份心,考取導遊執照是必要條件之一,但需有高中職學歷才可以報考這張執照。因為蘭花,觸動了他客家人不服輸的本性,胡友誠頂著48歲的高齡,成為水里商工的學生之一。他說,自己原本就對只有國中學歷感到遺憾,趁著有這樣的動力趕快去讀書,除了可以為自己的蘭花做觀光推銷之外,更圓了自己的夢想。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管理不容易(無恁該管理)、要花點心思(愛用兜仔頭腦)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一綠跑」活動嗎?4000多名校友一起穿著小綠綠在街頭路跑的盛況。這場活動,是2位創業主角潘怡芳(小胖)和林昀樵,在當年仍就讀臺大工管系期間所舉辦的喔!因為這場活動的成功,讓她們充滿信心,決定用運動來創業,打造一個專屬女生的「好時光運動樂園」。這2位熱愛運動的臺大女生,用「女」加「子」創立的「好」時光,雖然還未達成創業的目標,但在 小胖和昀樵心中,一直 都很清楚自己創業的想法,就是要帶領所有女孩們,快樂運動。因此面對接下來的創業之路,她們不但沒有氣餒,反而還有了更多的想法。
小白龍連雲鶴就是金巾怪俠,金巾怪俠與黑巾怪俠兩人決鬥,強對強,兩人拚的難分難解,飛刀怪俠一看到這樣的情景要暗殺金巾怪俠,但還是死在金巾怪俠的手裡。小霸王白全並沒有死,太乙真人用了蓮花化身,所以救了小霸王白全,小霸王白全前來要殺了黑巾怪俠蘇毒明,這時金巾怪俠小白龍也來了,一番吵鬧後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金龍派教主孫臏也來了,黑龍派與金龍派雙方人馬都到齊了,大戰要開始了。
一百零八俠排名第二的飛成利用騙招脫離了妖術,竟發現妻子跟黃平都沒有逃出來,再次趕去要救他們,路上竟被飛刀怪俠趙志雷阻止,飛刀怪俠趙志雷要殺了飛成,要替他死去的兄弟趙志成報仇,也要替他的岳父也就是他的妻子魏小燕的父親報仇。雙方開始過招,飛成情況危急時,突然有人把飛成救走了,救走飛成的就是金眼毛逐赤腳大仙,金眼毛逐赤腳大仙跟飛成說要去救你的妻子跟兄弟一定要去八卦千刀樓,需要會隱身術才能去,飛成並沒有練隱身術,金眼毛逐赤腳大仙看在金龍派教主孫臏是他的結拜兄弟的份上,便借給飛成隱身冠。
飛刀太保趙志成擋住了徐玉松與飛成的路,飛刀太保趙志成用三十六飛刀殺了小白龍,徐玉松與飛成決定要報仇。濟南官員去抓徐玉松與飛成,但他們倆兄弟武功高強,濟南官員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飛刀太保趙志成看苗頭不對用出三十六飛刀要殺了徐玉松與飛成,徐玉松與飛成一看如果不逃脫,必死無疑。徐玉松與飛成去找白全,一起去濟南抱小白龍的仇。千年白猴道人救了蘇毒明,餵他吃了丹藥,蘇毒明實力暴漲,不管是飛天還是劍法,現在的蘇毒明已有能力去報仇了。
蘇毒明忘恩負義打算殺了小白龍,小和尚打不過鄧玉枝,師父前來幫助小和尚,鄧玉枝打算放魔火神棍把紅雲長老燒死,火雲長老施法力讓魔火神棍飛回去,火燒回頭,燒到鄧玉枝,鄧玉枝與蘇毒明趕緊逃走。蘇毒明決定去找金龍派孫臏的大徒弟第一劍俠小霸王白全報殺父之仇。徐玉松與飛成躲掉了鄧玉枝的魔火神棍,到寺廟去休息,天亮時再去濟南找小白龍、連雲雀,因為小白龍與連雲雀說要去認親,但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徐玉松與飛成按耐不住性子決定去找他們倆。
天下有兩大門派,金龍派建立自秦始皇吞併六國的時代,教主孫臏;另一派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野心很大,想一統天下,所以組織黑龍派,黑龍派搶劫百姓的金銀珠寶、殺人放火,金龍派教主孫臏看不過黑龍派欺壓百姓,挺身而出,因此跟千年白猴道人結仇,蘇進風與連天平兩人是結拜兄弟,為了入教問題,彼此關係一刀兩段,大哥連天平是金龍派,而弟弟蘇進風是黑龍派,弟弟蘇進風想要邀請哥哥進黑龍派,蘇進風覺得黑龍派到處去搶富家人的錢,出門就有錢很好,連天平認為那些都不是光明正大的錢,因此兩人一言不合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