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深入羅東,細看過往太平山林場伐木業的歲月風華、體驗現代建築和歌仔戲文化的薪火相傳,拜訪在羅東當地的義大利神父-謝樂亭神父爸爸。他藉著對天主的信仰,用近半百年的時光,協助小兒麻痺等患友,只為了讓這裡的身障者能夠多得到一點點幸福和溫暖。 台灣底層蘊含著更多像他這樣無私的人,希望將這樣的人呈現出來也是我們的初衷。社會裡草根的力量充滿希望和韌性,所有的善意都是初始於一波波的漣漪、再不斷的擴散下去。
大溪鎮,曾是淡水河系最上游的河港,90年代,河運全運時期茶葉、樟腦油...等在此成為轉運大宗,大溪鎮因此萬商雲集,如今街上還充滿巴洛克式建築的風采。在地劉桂玉大姊用思鄉作食材,二十多年的歲月累積,創作有別於傳統口味的私房料理,其中拿手的芋香豬腳,大姊的料理哲學就是沒有不可能的搭配,在不同食材搭配時找到平衡點。大溪百年老街因在地人意識到文化與古蹟保存的重要性,在民國85年時進行舊有牌樓整建及規劃。這邊也因為觀光帶動豆干產業,因為豆干的大量需求部分流程透過機器代勞,但師傅製作的手感,不曾因此而生疏。林瑞珠大姊以外燴起家的料理資歷,近年講求養生的輕食概念,以健康為訴求的蔬食料理,結合大溪豆干,讓料理不但多了美味,營養更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