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是德國最大最富有,以及生活水準最高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巴伐利亞人的驕傲,BMW是巴伐利亞最具代表性的汽車工業,在二次大戰之後,慕尼黑成為整個德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慕尼黑也是德國巴伐利亞自由洲的首府,同時是德國南部政經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人口約一百三十萬人,因此被稱為百萬人的村莊,同時也保留原本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
這集介紹的是來自炎炎夏日聽到來自樹林裡蟬兒的聲音,但是卻是一群不住在樹上的蟬。有時會聽到叫聲是從草叢裡傳出來,牠們叫草蟬。和一般常見的蟬一樣,小時候是住在土壤裡,吸食植物根部的汁液成長,但是羽化成蟲後,喜歡棲息在芒草這類的草叢裡,吸食草莖汁液維生。而草蟬的雄蟬也是發出嘹亮的聲音,吸引雌蟬交配的。另外一種藏身在樹林或草叢裡的叫做角蟬,牠們兩者的不同,是角蟬消化植物汁液後,會排出蜜露,這多餘的水分與糖分也是會吸引螞蟻的到來,使螞蟻跟角蟬形成一種互利共生。而角蟬的雄蟬是不會鳴叫的,所以當雄蟲要求偶時,會利用牠的身體快速震動,撞擊植物枝條,將特殊的節奏傳遞給雌蟲。
這集介紹的也是蝴蝶,別以為蝴蝶只有色彩繽紛的種類,在森林邊緣,也有以大地色系裝扮的蝴蝶,和喜歡訪花的蝴蝶不同,是以腐爛的果實和動物大便為食的,但牠們跟吸食花蜜的蝴蝶一樣,都是用像吸管虹吸式口器來進食的。在長久演化的結果,讓蝶蛾類口器的大顎退化消失,變成一根根長長的吸管,不使用時還可以捲起來。由於喜愛的食物不同,出沒的地方也有所不同,因為腐爛的果實和動物大便大多落在森林深處,翅膀也是很有特色的,像是低調的棕色、灰色,或是破壞身體輪廓的線條等,讓牠們不容易被天敵發現。有些在翅膀上面會有假眼紋,有些則是翅膀末端長出尾突,都是為了萬一被天敵發現,至少可以欺騙敵人,甚至保住自己一命的構造。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深受大人小孩喜愛的昆蟲王獨角仙,而獨角仙是台灣金龜子家族中體型第二大的成員,牠們的犄角又大又有力,只有雄蟲才有強壯的犄角,通常塊頭越大,犄角就越強壯,強壯的頭角與銳利的胸角是公的獨角仙用來搶食物,還有保護雌蟲的最佳武器,也因為牠的前端跟鹿角一樣,被稱為鹿角蟲。白雞油樹的樹液是牠們的最愛,利用銳利的大顎咬破樹皮,刨出傷口,讓樹液流下來好吸食,也是交配的好時機。獨角仙在交配完後,雌蟲會獨自鑽到土裡,這就是為什麼雌蟲沒有犄角的原因。挑選養分充足的環境,產下一顆顆白色的卵,等孵化後就是我們俗稱的雞母蟲,別小看牠們,雞母蟲可是大仔然不可或缺的厲害分解者喔!等到準備化蛹,羽化後,就變身成甲蟲王者了。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在林道邊緣的草叢裡可以發現的,對許多昆蟲而言,林道邊緣的草叢是非常適合棲息的地方,而最常見的就是蝗蟲了,而大多數的蝗蟲都是吃素的,以銳利的咀嚼式口器啃食葉片是最方便的。因為是其他動物眼中的大餐,常常需要用大大的複眼來觀察周圍狀況,一有危機便用粗壯的後足縮起來彈跳逃生。另外,螽蟴同樣也有一雙強壯的後腿,也是草叢中的一員,長長的觸鬚是牠的招牌特徵。因為螽蟴生性膽小,除了彈跳逃生也有其他避敵妙招喔。而蝗蟲和螽蟴唱歌的方式也不一樣,螽蟴是用兩片前翅互相摩擦,蝗蟲則是磨擦翅膀和後足,發出聲音。別以為都是溫和的素食者,像是棘腳螽可是昆蟲界裡的超級獵食者喔。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在清澈的溪流中,有一種很會偽裝的昆蟲,就是紅娘華,牠們隱身在環境中,像是在底層泥巴裡面,就像水中的落葉,只露出一根呼吸管,很容易被牠所蒙騙。牠們有細長的尾巴,其實就是紅娘華的呼吸管,會伸出水面,呼吸管中有需多細嫩的纖毛,可以幫助氣泡附著,吸入新鮮的空氣,再把體內的廢氣排出。而牠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可以快速出擊的鐮刀,還會用像是鋒利吸管的嘴巴刺入獵物的體內,分泌消化液,在吸食體液。若是在水裡看到像是蘿蔔的東西,其實牠就是紅娘華的卵 ,牠們喜歡在軟軟的苔蘚上產卵。而剛出生的紅娘華寶寶就有跟爸爸媽媽一樣的鐮刀和呼吸管,打獵的能力也毫不遜色喔。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負子蟲,在乾淨的水田環境中,經常可以看到負子蟲的蹤影,是一種能夠生活在水中的昆蟲,和陸地上的親戚椿象一樣可以飛翔。別看牠們總是在水中漫無目的的,牠們可是在尋找食物呢!因為從不挑食,只要被牠遇上,就會緊緊的抱住,並會用牠尖銳地刺吸式口器刺進獵物體內,吸取對方的體液。雖然負子蟲跟其他昆蟲一樣,是以氣孔呼吸,但是牠腹部長了許多細毛,可以幫牠隔絕水,腹部尾端還有短短的呼吸管,可以伸出水面呼吸。而牠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成蟲有特別的育幼行為,雌蟲會把卵產在雄蟲背上,由爸爸負責保護,直到孵化出來,當然有時候也會有緊急狀況讓負子蟲爸爸丟下卵塊,保全自己的生命為重,那就是遇到天敵得時候,而那些被丟棄的卵塊也只能成為別人的食物了。因為水田裡使用太多農藥了,使得很難再看到負子蟲的身影了。希望以後能夠使用友善環境方式耕種再見到牠們的蹤影。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紡織專家的蟋螽,在太陽下山以後,蟋螽才正要開始活躍,他的體型像蟋蟀一樣,觸角卻像螽斯一樣,比身體還長,但牠是肉食性昆蟲。蟋螽和其他親戚不一樣,不愛在地面或草叢中生活,而是喜歡遊走在樹枝之間。牠最與眾不同的是絲線築巢的能力,以口器吐出絲線,將身邊的樹葉枝條黏合拉緊做成自己的小睡袋。因為蟋螽體內有製造蛋白的器官,會將液體狀的絲蛋白,從嘴巴吐出來,在接觸空氣後,就會凝固成具有黏性的絲線,再利用口器調整粗細,將樹葉黏在一起,就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睡袋了。而躲在睡袋裡的蟋螽會露出牠那長長的觸角,隨時警戒外面的狀況,一旦有狀況,就會出來趕走那些擾人清夢的討厭鬼。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鍬形蟲,每年四到七月是小朋友最喜歡的甲蟲明星。雄性的鍬形蟲通常有一對大顎,而這對大顎不是用來咀嚼食物的,而是用來打架競爭的武器,而競爭的有食物、地盤還有女朋友。而在台灣有50種鍬形蟲,這些雄蟲的大顎部論大小、形狀、顏色都各具特色,但是雌蟲的大顎,就顯得比較短小,因為不是用來打架或是炫耀的,而是用來挖掘腐朽的木頭產卵的。鍬形蟲的幼蟲孵化後就一直住在腐朽的木頭裡,把自己吃得又肥又大,而鍬形蟲的幼蟲長得跟獨角仙很像,要如何分辨呢?除了從牠們吃的食物來看,也可以看牠們肛門裂開的方向來分辨喔 ,是不是非常的有趣呢!等羽化後的鍬形蟲爬出朽木後,就要開始面對無數對手的挑戰了,不論是搶食物的虎頭蜂,還是搶地盤的獨角仙,甚至是搶雌蟲的同類們,經過一次次的淘汰賽後,只有勝出的武士,才有機會繁衍下一代。
這集介紹的昆蟲是蝴蝶,是昆蟲世界的大明星,在台灣就有370種以上的蝴蝶種類,非常容易觀察,只要在陽光充足的自然環境中,就可以看到牠們的身影。而提供蝴蝶吸取花蜜的植物稱為蜜源植物,雖然很常見,可是開花時間也特別長,並且要提供多汁的花蜜才能得到眾多的蝴蝶喜歡。一般而言,喜歡訪花的蝴蝶都具有較鮮艷的色彩,其實是蝴蝶翅膀上的鱗片所造成的,而這也可以從蝴蝶的蛾類近親身上看到,牠們一起被歸類為鱗翅目昆蟲,在顯微鏡下看到具有膜質的翅膀,而翅膀上的鱗片具有很多的功效,讓牠們的翅膀有化學色或物理色的變化,鱗片也使蝴蝶在雨天飛行不會沾溼翅膀而趕快飛到樹林裡躲雨,下次看到蝴蝶時可以仔細觀察牠們翅膀上的神奇魔法吧!
台鐵新竹站火車司機員楊永蔚熱愛攝影,五十歲的楊永蔚是南投縣魚池鄉人,在台鐵服務26年,現在是新竹-基隆電聯車的火車司機員,也是火車攝影家,用相機記錄著台灣鐵道文化,從高中時就迷上攝影的楊永蔚,剛開始自己在暗房中學洗照片,直到進入台鐵工作,才有機會買人生第一台相機,開始成為業餘攝影家。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的「號誌工」作起,轉任機關車助理及司機後,長期接觸機關車頭,對於火車有著無限的熱情,最初以機關車為攝影題材,陸續拍攝鐵路設備、機關車頭、列車、鐵路支線、火車站等系列,以及舊山線火車照片集,因為拍過許多人沒拍到的鏡頭,因此廣受採用,所拍攝的照片曾被廣泛的做成海報、時刻表、旅遊書、學校教材,他也把珍貴的鐵道照片及結成冊賣給鐵路迷,薄利多銷賣了300本後,去買了現在上班會隨身攜帶的五萬多元的二手Contax像機,他開玩笑的比喻萊卡的相機是相機界的賓士,contax是BMW,Canon、Nicon則像是相機界的toyota;楊永蔚用相機紀錄故鄉魚池921大地震前的面貌,捕捉社區重建前的珍貴畫面,成為當地人爭相收集的文化資產,也因為這一次,意外獲得家人、長輩們支持,更加篤定攝影之路。民國86年CK101開始復駛時楊永蔚就開始追火車,楊永蔚常常一追就是快一個月,風靡的程度到達會計算火車到達的時間與地點來拍攝最美的畫面,他認為春、秋拍照時最美,目前最大想要出一本火車照片集,但面對現在的火車站邁入現代化的設備,卻沒有老火車站拍起來的感情讓人感動而較少拍攝,自己也曾想要買一台數位相機來研究,不過感嘆追拍鐵道的景氣已經過了,覺得自己要活在掌聲中。楊永蔚所拍攝的許多鐵道作品,被廣為作成儲值卡、甚至鐵路局網站、雜誌都選用過,中華郵政發行「老火車站」郵票,新竹郵局配合推出「內灣風情」個人化郵票,內灣線十個車站,其中七個站是用他的照片;攝影多年來,楊永蔚仍是一台老相機走遍台灣鐵道,無數的作品展現他的攝影成果,也為台鐵變遷留下永恆的影像紀錄。在「台灣長史物」拍攝期間,我們發現不是客家人的楊永蔚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原因是楊永蔚30年前在苗栗銅鑼上班時才學客語,接著又在苗栗經人介紹認識太太因此現在客語說得好,同事們都認定他是苗栗的客家人。在台鐵上班十多個小時的他,常常帶著相機捕捉鐵道風情。讓【台灣長史物】帶你去看楊永蔚如何用老相機走遍全台灣鐵道,為台灣鐵道留下一些珍貴的影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