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客籍口足畫家楊淑怡,全身上下只剩2隻腳趾可以聽自己使喚,但她靠著對畫畫的熱情和毅力,用腳替生命塗上了美麗的顏色。腦性麻痺、雙手萎縮、雙腳無力、兩眼斜視、發音受損、行動不便,任何一項障礙都足以磨人志氣,但淑怡憑著毅力以腳趾夾畫筆,相信生命還有無限可能,永不屈服地向逆境挑戰。今年7月與世界各地的「國際口足畫藝協會」成員,到奧地利維也納展出自己的作品,希望以後能親自將自己的畫介紹給全世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你很努力(你當煞猛)、不努力不行(無打拚做毋得)
花蓮有個紙藝達人黃志豪,從小迷上摺紙,將紙與鐵絲結合,運用個人創意巧思及精湛手法,無論是逼真的神話動物、新奇有趣的電玩怪獸,還是5段變形的萬能機器人,都透過最單純的紙張,展現出紙張摺疊的多變世界!8月份還受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邀請辦展,主題作品是「客家12生肖」,他把12生肖每隻動物的特色融入適合的客家元素,所有素材均以紙為形式,將大眾所熟知的客家文化具體呈現出來。讓大家嘆為觀「紙」!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花多久時間完成的(愛幾久仔正做得好)、忘記了(毋記得吔)
很多屏東地區客家小孩的共同記憶,就是阿婆搖著檳榔扇哄自己入睡的情景。檳榔扇的產生,是先民就地取材、廢物利用的智慧產物。用檳榔樹葉製成扇子,是節約的客家先民的必備家用品。竹田國小退休主任潘雪華,最初只是把檳榔葉柄修剪成扇形,後來又發展為彩繪檳榔扇,但彩繪的難度高,不見得每個人都能畫好檳榔扇,擅長手工藝的潘雪華再引進「蝶谷巴特」工法,希望喚起傳統生活的記憶,並傳承祖先美好的生活智慧,向外界推展屬於現代屏東風情的檳榔扇。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很環保(異環保)、有客家精神(有客家精神)
從小生長在花蓮的彭榮美,是在地知名的客家押花藝術家。從事押花創作的她,遇到瓶頸的時,就會去學其他的創作,例如棉紙撕畫、蕾絲刺繡、蝶谷巴特、或是鑲嵌玻璃,所以她的押花作品也結合了多媒材創作。其中作品「好富客手札」、「好客心燈火」,分別拿下客委會2011年客庄精選伴手禮「靚妝類」第1名及「靚品類」第2名。她以客家花布作為創作媒材,並用客家諺語將寓意融入其中,再把押花、麻布及花草相互搭配,果然獲得評審青睞。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喜歡嘗試(異好試做看啊)、創造新作品(做出新个作品)
藝術家丘美珍常年來以水墨描繪客家人「拉胡琴、唱山歌、休閒」等生活主題,展現客家族群樂天知命的人生態度。對她來說,繪畫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習慣。早期她為了家庭、孩子、先生付出,辭去幼兒園12年的園長生活,現在孩子長大了,要為自己的興趣而活,因此毅然決然投入藝術創作,在生活中挖掘創作素材,汲取創作養分。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會想放棄嗎(會想放忒無)、不曾想過(毋識想過)
鶯歌客家陶瓷藝術家黃正南花了10幾年的時間,鑽研出輕薄的薄胎瓷碗,不僅比蛋殼還薄,還超越世界紀錄,其中有5個作品,甚至被企業老闆以價值千萬的跑車作為收藏代價。走出不一樣的路,靠的是不斷的接受失敗和挑戰,這13年來,直徑35公分以上的薄胎碗只有成功9個。但他還是持續不斷挑戰自己,做出無人能及的作品,可說是客家之光!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怎麼做出來的(仰般做出來个)、不斷嘗試(緊去試)
郭振坤,新竹客家人,中學時就立志要走繪畫這條路,當然也引起了家人的不諒解,他堅定走出自己的路,也完成了夢想,為年輕人學習國畫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柿子,是客家婦女勤儉持家的印記,為了讓那些當堆肥的柿皮能再次發光,把「垃圾變黃金」,於是嘗試用柿汁做畫。柿染不僅可以煮染、冷染,較特別的是柿汁還可以「繪染」,其繪染於布料上之效果展現,猶如墨水於宣紙上國畫之姿,是一般植物染難以達到的效果。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風很大(風當大)、是這裡的特色(係這位个特色)
林文娟是手工包創作者,她用環保布,結合創意製作出與眾不同的手工包。受到客家丈夫黃志宏的影響,認為即使是廢棄物,經過再造,也能重生。因此對於客戶有特殊意義的包,遇到使用不便但可以改善的,或是配件壞了,她都會盡力幫客戶修復或改造。也因為丈夫理解她對興趣的堅持,即使這是不被親友看好的行業,仍在旁支持她,在法國念設計的丈夫,也會在設計上提供專業建議。在夫妻同心努力下,歷經3年多,做出單日業績破萬的成績。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服務要貼心(服務愛用心)、才能吸引顧客(正會餳人客)
王淇郎,新竹客家人,師承國內知名漫畫家劉欽興老師,學習漫畫與創意行銷,並將客家大嬸婆形象雕塑立體化,風靡一時。王淇郎接觸了客家和原住民文化後,便回到故鄉朝山社區發展在地文化藝術,以母親勤勞打拼的故事為藍本,描述婦女吃苦耐勞的精神內涵,其創作作品「阿母挑柴」更於100年獲選為新竹市模範母親表揚主題,讓香山阿母成為模範母親的代言人。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從做中學(緊做緊學)、才學得到新東西(正學得著新个東西)
實踐服裝設計系畢業的客家人鍾維文,從學生時代就開始做跟設計有關的工作,直到10幾年前,因為在市面上找不到自己喜歡的飾品,開始無師自通試著用銀創作,學會了功夫,他堅持自己用手工拋光每一件作品,也推廣手工作銀的理念。過了40歲開始挑戰銀壺,希望每一把都是生活體驗、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故事。他說:「如果你正在做的是自己有興趣的事,那麼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應該要覺得自己很幸福。」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以前學過嗎(頭擺識學過無)、沒有學過(無學過)
施政廷的太太是桃園三坑的客家人,從太太的娘家觀察出客家是ㄧ個很團結的族群,對於輩分倫理很重視,也很熱情,讓他非常享受當客家女婿,對於客家也有很親切的認同感。他說:「我太太是傳統客家婦女,從她對家庭價值的堅持、對我的支持,讓我無後顧之憂全力專注在創作上。」施政廷以《月光》系列作品,入圍參展世界最大童書展義大利波隆納書展,成為來自24國的77位入圍參展者之一,也是臺灣唯一入圍者。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不斷練習(緊練習)、不斷改進(不時改進)
貓貍客家學苑原是軍方車輛修護保養場所,經苗栗市公所申請撥用,客委會補助經費,整建成白牆黑瓦的客式房舍,配合客家藝文展演活動、研習,成為保存發揚客家語言文化的重要據點。「藍染」為該學苑的發展重點,在謝后蘭與張慧貞兩位客家女生的推手下,透過藍染常設展、藍染體驗營,以及各式各樣的藍染作品,致力藍染的教學與推廣,希望與人分享藍染的美。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顏色很漂亮(色目當靚)、都是天然的(做下係天然个)
謝鴻卿是苗栗客家人,也是位女性書法家。學習書法至今已30多年,她嘗試將書法的各種書體做變化,並開始在陶坏上刻製創作,希望可以打破傳統書法形式。另外她也嘗試在刻製的內容加入新元素,呈現客家女性的雅性。不斷挑戰,書法成功融入陶刻之中,下一步,她還想結合書法和青花。廣讀詩書、書藝精進是現階段的目標。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要有耐心(愛有耐心)、努力做下去(煞猛去做)
63歲的苗栗縣客家人詹德基,8年前因緣際會接觸打包帶編織,沒想到從此一頭栽進編織世界。他每年參加縣裡的大小工藝競賽,參加競賽可以讓他的技術與眼界更加寬廣,他說這是自我要求與精進的動力,同時熱衷參加社區活動展覽,將作品呈現給大家,想讓鄉親們對打包帶編織有多一份的認識,繼而再將它推廣出去。除此之外,他也編織客家農具,就是希望能保存傳統的客家文化。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把握機會(把扼機會)、多學一點技能(加學兜仔技術)
27歲的苗栗客家人謝羽茗,陶藝DIY教學、創意生活陶、美工編輯設計、文創商品設計等都是她的強項,融合傳統意念和創新思維,志在將陶瓷製品生活化,運用個人巧思,於居家佈置妝點,讓生活憑添情趣與品味。大學畢業後,她與父親一起推廣苗栗陶瓷與研發製作屬於苗栗的文創商品,這2年在桐花祭皆有展出,作品幾乎都與桐花有關,今年的桐花祭她想做更多不同系列的作品,除了陶瓷與畫布外,也尋找出更多的異媒材與陶瓷混搭。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人要向前看(人愛向前看)、才能成就大事(正會成就大事)
油紙傘是高雄美濃地區的客家特產之一,削竹子、做傘骨都以男性師傅為主,女性大多從纏線褙紙開始分工,老字號店的當家師傅曾梅英也不例外。從繞線開始,靠手指丈量,用柿子油上色黏著,40年來承襲傳統做法。她說:「油紙傘最困難的部分就是製作傘頭「築腦」,築腦紙若沒做好,下雨就會漏水,傘會收不起來。」即使是學了好幾年的師傅也沒辦法像她一樣將「築腦」做的完美無瑕。美濃老店裡的師傅透過一針一線,一代人傳一代人,希望將這客家藝術延續下去。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是客家人的智慧(這係客家人个頭腦)、很精明(當精)
歐鴻金火是桃園縣觀音鄉土生土長的客籍農家子弟,他十分熱衷編織藝術,最專精竹編工藝。甚至想到用打包帶結合竹編,發展新穎的編織藝術。他太太則喜歡稻草編織,他們利用鄉間常見的竹片、稻草,就能編織出實用的遮陽帽或裝飾品,甚至用飲料與喜餅的紙盒子,做出環保帽。為了傳承且發揚編織藝術,歐鴻金火加入桃園縣十全美藝文推廣協會,與其他藝術同好,一起推廣工藝創作。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動力來自哪裡(麼个原因分你想去做)、我想要傳承下去(亻厓想愛傳下去)
黎蘭,苗栗頭份人,是臺灣優秀女畫家之一。即使如此,黎蘭教授總是敦促自己,要精益求精。因為在她的世代,客家女性從小在嚴苛的標準下成長,面對家裡沒有公立學校則不能念書的壓力下,憑著堅韌的毅力,考上新竹師範,又在40多歲時考上了師大美術系,圓了想畫畫的願望。她筆下的客家山水風情,已經連續多年被印製成月曆流傳。她說:「我們客家人比較勤勞、比較努力,但常常看到美的風景就會忘記疲勞,而能將這樣的美景畫下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我用生命保護它(亻厓用生命保護佢)、很珍貴的收藏(當珍貴个收藏)
新竹是玻璃重鎮,也是客家人聚集地。黃安福16歲時進入新竹玻璃工廠當學徒,花了半年時間摸索,做出別人做不到的套色玻璃作品,後來嘗試將文化元素或是生活裡的吉祥元素融入在作品裡,進一步讓玻璃創作走向美學的實踐,陸續獲得臺灣工藝獎及臺灣工藝之家的肯定。黃安福的文創理念是:「作品要能生活化才能吸引更多人。」因此他做出了油桐花掛飾、項鍊等,創作出各種無限可能。玻璃創作超過40年的時間,現在他以教學為志業,要讓新竹的玻璃文化,延續下去。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累積經驗(緊做緊熟)、減少失敗(較毋會做壞忒)
黃玉珠是山城苗栗客家人,從小對海一直很嚮往。嫁到澎湖20多年,貝殼、細沙、大海對山城長大的她仍有一股吸引力。來到澎湖後,黃玉珠與生俱來客家人友善的特質,讓她廣結善緣,已離職的老同事李佩華仍不忘黃玉珠對她的照顧。黃玉珠平日最常待在李佩華開的藝品店裡做DIY手作貝殼,手工創作是她的興趣,把自己的想法呈現在作品上面,做出有自己的風格、獨一無二的藝品,既可觀賞又實用,讓自己很有成就感。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做自己有興趣的(做自家有興趣个)、比什麼都快樂(比麼个都快樂)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一綠跑」活動嗎?4000多名校友一起穿著小綠綠在街頭路跑的盛況。這場活動,是2位創業主角潘怡芳(小胖)和林昀樵,在當年仍就讀臺大工管系期間所舉辦的喔!因為這場活動的成功,讓她們充滿信心,決定用運動來創業,打造一個專屬女生的「好時光運動樂園」。這2位熱愛運動的臺大女生,用「女」加「子」創立的「好」時光,雖然還未達成創業的目標,但在 小胖和昀樵心中,一直 都很清楚自己創業的想法,就是要帶領所有女孩們,快樂運動。因此面對接下來的創業之路,她們不但沒有氣餒,反而還有了更多的想法。
小白龍連雲鶴就是金巾怪俠,金巾怪俠與黑巾怪俠兩人決鬥,強對強,兩人拚的難分難解,飛刀怪俠一看到這樣的情景要暗殺金巾怪俠,但還是死在金巾怪俠的手裡。小霸王白全並沒有死,太乙真人用了蓮花化身,所以救了小霸王白全,小霸王白全前來要殺了黑巾怪俠蘇毒明,這時金巾怪俠小白龍也來了,一番吵鬧後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金龍派教主孫臏也來了,黑龍派與金龍派雙方人馬都到齊了,大戰要開始了。
一百零八俠排名第二的飛成利用騙招脫離了妖術,竟發現妻子跟黃平都沒有逃出來,再次趕去要救他們,路上竟被飛刀怪俠趙志雷阻止,飛刀怪俠趙志雷要殺了飛成,要替他死去的兄弟趙志成報仇,也要替他的岳父也就是他的妻子魏小燕的父親報仇。雙方開始過招,飛成情況危急時,突然有人把飛成救走了,救走飛成的就是金眼毛逐赤腳大仙,金眼毛逐赤腳大仙跟飛成說要去救你的妻子跟兄弟一定要去八卦千刀樓,需要會隱身術才能去,飛成並沒有練隱身術,金眼毛逐赤腳大仙看在金龍派教主孫臏是他的結拜兄弟的份上,便借給飛成隱身冠。
飛刀太保趙志成擋住了徐玉松與飛成的路,飛刀太保趙志成用三十六飛刀殺了小白龍,徐玉松與飛成決定要報仇。濟南官員去抓徐玉松與飛成,但他們倆兄弟武功高強,濟南官員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飛刀太保趙志成看苗頭不對用出三十六飛刀要殺了徐玉松與飛成,徐玉松與飛成一看如果不逃脫,必死無疑。徐玉松與飛成去找白全,一起去濟南抱小白龍的仇。千年白猴道人救了蘇毒明,餵他吃了丹藥,蘇毒明實力暴漲,不管是飛天還是劍法,現在的蘇毒明已有能力去報仇了。
蘇毒明忘恩負義打算殺了小白龍,小和尚打不過鄧玉枝,師父前來幫助小和尚,鄧玉枝打算放魔火神棍把紅雲長老燒死,火雲長老施法力讓魔火神棍飛回去,火燒回頭,燒到鄧玉枝,鄧玉枝與蘇毒明趕緊逃走。蘇毒明決定去找金龍派孫臏的大徒弟第一劍俠小霸王白全報殺父之仇。徐玉松與飛成躲掉了鄧玉枝的魔火神棍,到寺廟去休息,天亮時再去濟南找小白龍、連雲雀,因為小白龍與連雲雀說要去認親,但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徐玉松與飛成按耐不住性子決定去找他們倆。
天下有兩大門派,金龍派建立自秦始皇吞併六國的時代,教主孫臏;另一派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野心很大,想一統天下,所以組織黑龍派,黑龍派搶劫百姓的金銀珠寶、殺人放火,金龍派教主孫臏看不過黑龍派欺壓百姓,挺身而出,因此跟千年白猴道人結仇,蘇進風與連天平兩人是結拜兄弟,為了入教問題,彼此關係一刀兩段,大哥連天平是金龍派,而弟弟蘇進風是黑龍派,弟弟蘇進風想要邀請哥哥進黑龍派,蘇進風覺得黑龍派到處去搶富家人的錢,出門就有錢很好,連天平認為那些都不是光明正大的錢,因此兩人一言不合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