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頭份鎮客家人羅佩綾,從小就對舞蹈很有興趣,因此到英國進修舞蹈再返臺。2012年受邀參加客家活動演出,主辦單位要求其中要有一首客家歌,羅佩綾就將國標舞結合客家歌曲來演出,這樣的結合相當令人耳目一新,演出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自此她開始找更多客家歌曲來結合國標舞。為了讓學生有演出的機會,每2個月就帶學生至教養院、養老院、或醫院的護理之家表演,既做愛心,也能推廣國標舞及客家歌曲。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多練習(多練習)、提升自己能力(提高自家个能力)
客家佛雕藝術家葉佳讓,從事雕刻已逾40年,作品融合臺灣文化、日本特色與東方禪意。除了以木材刻佛,更將雕刻手藝跨越至具現代感的琉璃,開啟琉璃佛雕的創作新領域。不僅如此,他更將作品結合文創,將花生加紅柿,配上趨吉避凶的五色線,意味「好事會發生」;「愉筷」,結合日月潭總統魚磁器筷架,與阿里山檜木製成的筷子,取「魚」和「檜」的諧音「愉筷」,象徵幸福愉快。葉佳讓作品風格獨特,獲得國家工藝獎的肯定。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有什麼意義(有麼个價值)、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係亻厓生活个一部分)
謝義弘,70歲,苗栗造橋客家人。從小家裡很窮,沒什麼錢買玩具,只能在牧放的時候吹笛子,因此從小很喜歡音樂。大學時,常在放學後獨自吹笛子,被當時的「臺灣箏樂之父」梁在平教授聽到,覺得有天分,想教他古箏,於是開啟他的箏樂之路。他23歲開始學古箏,至今已近50年。他在各地教授古箏時,一定會教學員彈唱客家山歌改編的箏曲,用歌詞讓學員學習客家話。有些學員不是客家人,但透過古箏的學習,接觸了許多客家曲調,也讓他們認識客家文化!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人要有夢想(人愛有夢想)、有夢想才會努力(有夢想正會煞猛)
紅如樂團成立於2002年,係由一群熱愛客家音樂的各大院校音樂系高材生所創立的團隊,樂團強調中西合併、融合傳統與現代是其最大特色,為了突破傳統客家音樂刻板印象,樂器採中、西合奏,並藉由重新編曲展現多元的曲風,賦予傳統歌謠新的生命力。團長莊紅如說:「我希望能把客家音樂往下傳承,我們的特色就是改變傳統大家對客家音樂的刻板印象,希望用流行的方式,讓年輕人更能接受客家音樂。」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客家可以很多元(客家做得當多面相)、我們加了一點想法(亻厓兜加兜仔想法)
有著客家血統的鋼琴家張凱,小時候就出國留學學音樂,能接觸客家文化的機會並不多,但也因為如此,畢業返臺後,對這些客家特有的文化感到很新鮮、好奇。客家歌曲調清新容易上口,很適合用鋼琴改編,他試著將原本四四拍的客家曲,加入奧地利、維也納特有的圓舞曲、華爾滋四三拍節奏,將原本毫不相干的客家曲調與歐洲古典樂銜接,這絕對是前所未有的,也賦予了傳統客家歌曲新的生命。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做人要謙虛(做人愛謙虛)、不要這麼愛現(毋好恁好展)
在客家人的各種民俗活動之中,「客家獅」、「舞龍」極負盛名。苗栗縣卓蘭實驗高中舞龍隊成員為傳承客家舞龍技藝,2012年完成環臺巡禮的夢想,讓全臺灣人看見苗栗舞龍及客家文化之美;不僅如此,也透過國際賽事,讓客家舞龍躍上世界舞臺。陳明信教練自豪地說:「我們舞龍隊2013年代表臺灣前往中國參加第5屆世界龍獅錦標賽,獲得1金1銀,創下歷次參加這項比賽最佳成績。」卓蘭實驗高中舞龍隊豐富多元的武術身段、步法藝陣,將傳統民俗文化之美發揮得淋漓盡致。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有客家特色(這有客家个特色)、也有客家精神(乜有客家个精神)
新竹縣新埔鎮巨埔社區30名年約7旬的老人家,6年前以玩票性質表演客家趣味劇,沒想到一炮而紅成了業餘表演團體,到處受邀表演,健身、自娛娛人、又有零用錢賺,愈演愈開心。巨埔社區理事長范振彰說:「96年我們社區由新埔鎮農會輔導下成立老人劇團,以民俗表演方式呈現,結合早期農村採茶景象。其中編曲翻唱搭配採茶風味展演,希望發揚客家戲曲、人文,展現社區與眾不同特色,透過表演傳承客家農村的生活點滴。」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保持微笑(開容笑面)、就會有好心情(就會有好心情)
新竹女中李寶鈺老師教書生涯退休,懷抱著對合唱團的理想,成立由音樂老師、愛樂人士以及在學校友組成的美聲團體「沂風女聲合唱團」。她說:「新竹是富有文藝氣息的音樂城。我們用美聲唱『老山歌』是很創新的唱法,與傳統客語唱腔截然不同。」練唱客家歌曲時,請團內客家薪傳講師及客家人朗讀歌詞,或用羅馬拼音自行練習,再加上肢體動作,讓團員學得有趣又難忘。希望能藉此推廣客家音樂,回饋家鄉的栽培與支持。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什麼時候練習(麼个時節練習)、幾乎每天(差毋多逐日)
第1屆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11月初在國立暨南大學舉辦,關西國小得到客語戲劇類國小低年級組第1名。透過戲劇比賽,劇本設計日常對話,關西國小小朋友說得一口流利的客家話,不僅如此,在校園裡處處可見客家語言標示牌,教室布置,放學音樂以客家童謠播放,讓客籍與非客籍的孩子都能耳濡目染。該校羅翠琴老師說:「有百分之80的學生在家裡是沒有說客語的,透過學校戲劇這樣的活動,讓同學對客語產生興趣,也會勇於開口說客家話。」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得到什麼名次(得著第幾多名)、全國第一(全國打頭名)
新竹峨眉有位年輕客家人邱大弓,學習二胡至今20年,曾和幾位唱客家歌的耆老一同演出,一般人印象中,二胡是老一輩的人玩的樂器,但他卻不這麼認為,甚至覺得二胡能夠媲美小提琴,可以演奏很多不同曲風以及跨界的樂曲,是適合所有年齡層的樂器。他不但玩二胡也製作二胡,用二胡詮釋不同的音樂,希望客家傳統音樂能走入年輕人的生命。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失敗个原因係麼个)、不知變通(毋知變通)
臺大批踢踢實業坊的提琴版版主邱崇瑋,因對提琴樂器著迷,遠赴英國學習製琴,成為臺灣少見的製琴師。去年回到竹東開設提琴工作室,他說:「我是竹東客家人,想為竹東的文化產業盡一份心力,所以把工作室設在自己的家鄉。我的目標是頂尖製琴師,只要把琴做好,自然有人會找上門」。邱崇瑋回憶起在臺灣想拜師學藝頻吃閉門羹的經驗,感嘆製琴文化封閉且保守,有了工作室後,他歡迎有心想學的人來學習,希望在臺灣建立製琴歷史與文化。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你再試一次(你過試一擺)、應該會更順手(應當會較順手)
臺灣客家新音樂創作協會中的青鳥合唱團,是由客家兩兄弟陳瑋儒及陳鈺曦共同組成。他們用心取材、找書、觀察、感受客家文化的變化,將時態用歌詞記錄下來,反映當今的客家文化景象。比如「組成六堆」這首歌,將屏東客家庄的鄉鎮地名拼湊成一首歌,描寫著老祖先開墾守護家園,如今我們也得不忘本的故事。兩兄弟以推廣客語新音樂為使命,到校園、教會公開演出,讓群眾認識與親近客家文化。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哪一首歌好聽(哪首歌仔較好聽)、都很好聽(全部都當好聽)
游淑梅老師是客委會首屆薪傳師之一,自己學編教材,經由參加救國團的團康經驗,把客家話融入所學,用遊戲的方式教客籍及非客籍的學生,讓不會說客家話的人輕鬆學客語,對客語產生興趣。她把故事書裡的故事,編成客家話劇劇本,除了滿足孩子好動的慾望,也讓孩子透過演戲來學客家話,並且不定時地帶著孩子們參加表演活動,來增加自信心。她說:「我用客家給孩子自信心,我用客家肯定自己,我用客家告訴家長,孩子不笨,孩子在客家舞臺上有另一項才能。」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用不同的方式傳承客家精神(用無共樣个方式傳承客家精神)、也是ㄧ種學習(乜係ㄧ種學習)
客家姐妹花李容棻及柯乃馨,和客家媳婦曹毓玲,3年前共同成立賽米亞舞團,雖然舞團有教室,但常常靈感一來,就即興在屬於她們的客廳裡創作起來。她們說:「客家人是很注重大家庭的族群,很多事都發生在客廳,所以成立這間教室時,就想把家裡客廳的概念,也規劃在這個空間裡。」運用佛朗明哥舞結合戲劇的方式,傳達家和家人的情感,在「客廳」的舞劇裡,呈現最自然的舞團客廳生活,期盼讓觀眾看見的不單是藝術,而是她們的生活方式,舞碼加入劇場情境,讓表演更豐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如何維持好感情(恁好个感情仰般維持)、我們從不吵架(亻厓(中間無間隙)兜毋識冤家)
大鼓在客家慶典的音樂中扮演著靈魂角色,對於南投縣水里鄉的客家庄來說,只要有重要慶典,全村幾乎都會動員參加。彭木土是水里當地人,小時候村子裡沒有太多娛樂,因此只要有慶典他就會和朋友跑去湊熱鬧,也因此被大鼓深深吸引。如今他是大鼓老師,村子裡慶典活動的鼓手小朋友就是他一手教出來的學生。彭木土盡一己之力,努力延續大鼓及客家文化。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要專心(愛專心)、不然會弄錯(係無會毋著)
新竹縣客家人黎永欽,是新埔鎮身心障礙協進會的總幹事,致力於關懷照顧身心障礙者,並協助其自力更生。由協進會推動成立的樂團,合計團員25位,分別學習管樂或鐵琴打擊樂。由於黎永欽本身很喜歡客家歌曲,加上新竹有許多客家人,會挑幾首容易引起共鳴的客家歌曲來讓團員練習演奏,像是客家本色、花樹下等,希望透過研習訓練,讓身心障礙者擁有樂器演奏等技能,參加公益活動演出,或考取街頭藝人證照,自食其力。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默契很好(異合線)、我們互相了解(亻恩(中間無間隙)兜互相了解)
竹東客家人李碧雲是洗衫坑舞集團長。「洗衫坑」是客家婦女勤快節儉的一種象徵。她說:「當時希望將這股鄉情的感覺透過舞蹈表演藝術加以呈現,因此將舞團取名為『洗衫坑』。」舞團的特色是推展客家舞蹈文化,以客家勤儉硬頸精神、農村生活及民間溫馨小故事,藉由優美動聽的歌謠及曼妙舞姿,串連民族舞蹈肢體語言,傳遞客家舞蹈新風貌,配合客家創作歌曲舞出現代流行舞步,提昇社會人士對客家文化的認識。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動作很難(這動作異難)、越做越熟練(緊做緊熟絡)
新竹縣客家舞蹈團平均年齡僅14歲,是以客家戲劇舞蹈為主的表演團體。2013年在新竹縣舉辦的臺灣燈會活動中參與演出,表現亮眼,受到邱鏡淳縣長強力推薦,受邀參與日本最受歡迎的祭典之一YOSAKOI夜來祭。為此,團長呂美憶特地編舞,從義民祭與桐花祭角度延伸,舞蹈結合劇情,展現客家精神。團長呂美憶說:「我們每年都會受邀到美國、日本、大陸及香港等地方去表演,每一場都是用客家舞碼去呈現,藉由舞藝交流,讓客家文化站上國際。」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要求越高(要求越高)、成績越好(成績越好)
雲袖劇坊是桃園縣文化局徵選通過的街頭藝人團體,成員為桃園縣濟世功德協進會辦理社區大學戲曲身段班學員,團長張小沄為指導老師,團員大多為客籍人士,表演型態多元,客家戲曲及客家小調、京劇、黃梅調、歌仔戲小品為表演主軸。張小沄帶動團員參加客家國寶賴碧霞老師傳習計畫、客家名作詞曲家梁煥波老師發聲班及客家歌曲等培訓班,提升團員表演實力,以及對客家文化的認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為什麼想學(仰會想學)、因為我很喜歡(因為亻厓當合意)
主唱兼詞曲創作者黃子軒,與吉他手周岳澄,兩人同是新竹人,是竹北高中學長與學弟的關係。畢業後某日,客家人子軒,寫了一首河洛語與客語各半的創作,傳給了在美國念爵士音樂的岳澄,讓岳澄相當感動,決定回臺灣與他一起在音樂的領域上奮鬥。他們用輕鬆的都市新民謠曲風,唱出遊子對家的想念,對客家的感情,對夢想的渴望。在今年2013金曲獎獲得最佳客語專輯。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很好聽的旋律(當好聽个音樂)、這是我新的創作(這係亻厓新个創作)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一綠跑」活動嗎?4000多名校友一起穿著小綠綠在街頭路跑的盛況。這場活動,是2位創業主角潘怡芳(小胖)和林昀樵,在當年仍就讀臺大工管系期間所舉辦的喔!因為這場活動的成功,讓她們充滿信心,決定用運動來創業,打造一個專屬女生的「好時光運動樂園」。這2位熱愛運動的臺大女生,用「女」加「子」創立的「好」時光,雖然還未達成創業的目標,但在 小胖和昀樵心中,一直 都很清楚自己創業的想法,就是要帶領所有女孩們,快樂運動。因此面對接下來的創業之路,她們不但沒有氣餒,反而還有了更多的想法。
小白龍連雲鶴就是金巾怪俠,金巾怪俠與黑巾怪俠兩人決鬥,強對強,兩人拚的難分難解,飛刀怪俠一看到這樣的情景要暗殺金巾怪俠,但還是死在金巾怪俠的手裡。小霸王白全並沒有死,太乙真人用了蓮花化身,所以救了小霸王白全,小霸王白全前來要殺了黑巾怪俠蘇毒明,這時金巾怪俠小白龍也來了,一番吵鬧後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金龍派教主孫臏也來了,黑龍派與金龍派雙方人馬都到齊了,大戰要開始了。
一百零八俠排名第二的飛成利用騙招脫離了妖術,竟發現妻子跟黃平都沒有逃出來,再次趕去要救他們,路上竟被飛刀怪俠趙志雷阻止,飛刀怪俠趙志雷要殺了飛成,要替他死去的兄弟趙志成報仇,也要替他的岳父也就是他的妻子魏小燕的父親報仇。雙方開始過招,飛成情況危急時,突然有人把飛成救走了,救走飛成的就是金眼毛逐赤腳大仙,金眼毛逐赤腳大仙跟飛成說要去救你的妻子跟兄弟一定要去八卦千刀樓,需要會隱身術才能去,飛成並沒有練隱身術,金眼毛逐赤腳大仙看在金龍派教主孫臏是他的結拜兄弟的份上,便借給飛成隱身冠。
飛刀太保趙志成擋住了徐玉松與飛成的路,飛刀太保趙志成用三十六飛刀殺了小白龍,徐玉松與飛成決定要報仇。濟南官員去抓徐玉松與飛成,但他們倆兄弟武功高強,濟南官員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飛刀太保趙志成看苗頭不對用出三十六飛刀要殺了徐玉松與飛成,徐玉松與飛成一看如果不逃脫,必死無疑。徐玉松與飛成去找白全,一起去濟南抱小白龍的仇。千年白猴道人救了蘇毒明,餵他吃了丹藥,蘇毒明實力暴漲,不管是飛天還是劍法,現在的蘇毒明已有能力去報仇了。
蘇毒明忘恩負義打算殺了小白龍,小和尚打不過鄧玉枝,師父前來幫助小和尚,鄧玉枝打算放魔火神棍把紅雲長老燒死,火雲長老施法力讓魔火神棍飛回去,火燒回頭,燒到鄧玉枝,鄧玉枝與蘇毒明趕緊逃走。蘇毒明決定去找金龍派孫臏的大徒弟第一劍俠小霸王白全報殺父之仇。徐玉松與飛成躲掉了鄧玉枝的魔火神棍,到寺廟去休息,天亮時再去濟南找小白龍、連雲雀,因為小白龍與連雲雀說要去認親,但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徐玉松與飛成按耐不住性子決定去找他們倆。
天下有兩大門派,金龍派建立自秦始皇吞併六國的時代,教主孫臏;另一派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野心很大,想一統天下,所以組織黑龍派,黑龍派搶劫百姓的金銀珠寶、殺人放火,金龍派教主孫臏看不過黑龍派欺壓百姓,挺身而出,因此跟千年白猴道人結仇,蘇進風與連天平兩人是結拜兄弟,為了入教問題,彼此關係一刀兩段,大哥連天平是金龍派,而弟弟蘇進風是黑龍派,弟弟蘇進風想要邀請哥哥進黑龍派,蘇進風覺得黑龍派到處去搶富家人的錢,出門就有錢很好,連天平認為那些都不是光明正大的錢,因此兩人一言不合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