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節目介紹台中東勢有位堅持傳統作法的釀酒師傅,一開始講解釀造米酒的米與水比例之後放進去蒸,剛蒸出來溫度太高所以菌種不能馬上放,等溫度降至40度以下開始種菌,如果菌沒走好會壞掉變成醋,將米與菌種拌均勻之後,裝入桶子等待半個月至一個半月發酵完全不再產生氣體米粒沉底之後,再送去蒸餾把酒精跟香味留下。蒸餾完第一次酒精大概是60度,再二次蒸餾將酒精濃度提升至70度,完成後將米酒裝至陶瓷製的甕,剛釀製的米酒非常嗆辣難以入喉,所以利用陶瓷小小氣孔跟空氣慢慢交流,放置三年之後會使米酒更順口溫潤,接著學作米酒料理,將過程告知觀眾並分享料理鰲人的故事。 除了介紹米酒與米酒料理之外,接著介紹有著客家人特色的法式麵包,首先是香蜜美人麵包,製作過程需要精打細算,材料不馬虎,過程很重要,環境更是有要求,之後介紹有著客家本色的法式麵包,加入鹹豬肉和蒜,麵團桿出來的長度也有所限制,接著分享吃起來的口感與麵包師傅的辛苦歷程。 在台中,不管是學做麵包還是米酒,都能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其實所有的專業都是對這條路的熱情而來。
大溪鎮,曾是淡水河系最上游的河港,90年代,河運全運時期茶葉、樟腦油...等在此成為轉運大宗,大溪鎮因此萬商雲集,如今街上還充滿巴洛克式建築的風采。在地劉桂玉大姊用思鄉作食材,二十多年的歲月累積,創作有別於傳統口味的私房料理,其中拿手的芋香豬腳,大姊的料理哲學就是沒有不可能的搭配,在不同食材搭配時找到平衡點。大溪百年老街因在地人意識到文化與古蹟保存的重要性,在民國85年時進行舊有牌樓整建及規劃。這邊也因為觀光帶動豆干產業,因為豆干的大量需求部分流程透過機器代勞,但師傅製作的手感,不曾因此而生疏。林瑞珠大姊以外燴起家的料理資歷,近年講求養生的輕食概念,以健康為訴求的蔬食料理,結合大溪豆干,讓料理不但多了美味,營養更是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