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火車站人行陸橋藝文空間,展出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學生「鐵道文化展覽館設計」與「新站長廊展場設計」作品,吸引旅客駐足觀賞。從作品中也可發現學生們在設計上帶入苗栗的特色客家文化元素。副教授林妝鴻說:「我們想傳達客家文化、火車站與這次展覽的連結,客家人熱愛土地,注重環保,所以我們利用學長姐畢展後所留下來的紙箱作為佈展的主要媒介,兼具可回收再利用的環保概念,來呼應我們對於土地的關懷。」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多久沒回家了(幾久無轉屋下?)、 有一段時間了(有一站仔哩)
在南投水里鄉一帶,有一間60年的傳統客家「木製穿鑿屋」,也是張有福的家。隨著家中人口越來越多,房間數量不夠用,張有福在盡量維持老屋的原貌之下,往外加蓋新的房間出來,無論如何就是堅持要保護老房子的完整性。不僅如此,也幫村子裡的老屋進行翻修,因為穿鑿屋這樣的技術已逐漸失傳,連工具都不再生產,既然不能再蓋了,就要用盡全力的來維護它們吧!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帶我們參觀一下(帶??(中間無間隙))、好,這邊請(好,這片請)
從小家裡就在養鹿,耳濡目染之下胡德文也學會了一身養鹿的好本領,儘管嚴肅的父親不善言詞,但每天割草、餵食、清理等動作,對於小時候的胡德文來說,就是比言教影響他更深的身教。父親往生後,賣掉自己在臺中的房子,毅然決然回到故鄉繼承爸爸留給他的事業。胡德文以客家人含蓄的個性默默地做、默默地學,告訴自己一定要更努力地做才不會辜負爸爸留下的這塊招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有什麼要注意的(有麼?愛注意?)、小心安全(注意安全)
李業興是外省第二代客家人,6年前接觸苗栗縣自然生態學會,開始田野調查獅潭文史發展解說內容,以及建立鳴鳳古道生態資料,設計出客家人文、民族植物導覽地圖。除此之外,他花了1年的時間去了解西湖溪流域的客家文史,幫文華國小導覽客語生態,也參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的專案119 line行腳,進而推廣生態環境教育。李業興綽號為蜥蜴,因為本身對蜥蜴情有獨鍾,和蜥蝪有關的收藏品,擁有的數量超過百件,也被朋友稱為蜥蜴達人。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裡好山好水(這搭仔好山好水)、空氣也很清新(空氣乜異清爽)
彭雅芳是竹東客家人,畢業之後回到竹東國中當美術老師。她說:「我很喜歡竹東這個地方,因為商業氣息較不濃厚,有獨特小鎮風情,很多地方都有出自己的明信片,竹東為何不行?」因此在美術課時,便請同學畫出眼中的家鄉,並將同學們的畫結合成竹東導覽地圖,讓同學擔任在地導遊,將竹東的美與文化介紹給觀光客,也讓同學們更認識自己的家鄉。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風景很美(風景當靚)、要常來玩(愛輒輒來?)
新竹「瘋城部落」是由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旅行部落客,因共同理念聚在一起,所有人都是志工型態,瘋城也是非營利組織。召集人吳孟霖是客家人,藉由自身旅行經驗,透過大地遊戲的方式,到資源相對匱乏的學校向小朋友介紹不同的國家。除了自身分享,也和竹東國中美術班合作,來為瘋城部落號召的「竹東北埔文化旅行團」進行導覽。這些團員中也包含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由竹東國中美術班的學生帶領成員認識他們眼中的家鄉。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集合所有人的想法(集合所有人?想法)、大家一起完成(大家共下來做)
臺灣傳統產業的外移後,許多20年以上老經驗的縫紉師傅因而失業。新竹縣九讚頭老街上的裁縫廠負責人彭康明,便網羅這些師傅級的客家媽媽們來廠工作,她們駕輕就熟的使用著骨董級的腳踏縫紉車,用客家花布做衣服和包包。 製作過程為了響應環保,減少使用電力,從打版、剪裁、到縫紉,都是回歸最原始的人力。彭康明保留傳統做法,但在作品上則不斷嘗試創新,他將花布的比例調整,設計出具有現代時尚感的手工包包,造就本土客家自創的品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些都是手工(這做下係手工做?)、特別有價值(特別有價值)
客家人張心翰碩士畢業後回家鄉創業,在苗栗縣竹南火車站附近賣竹南懷舊肉粽。創業起源是因為張心翰將母親吳惠珍傳承自祖母及外祖母的客家小炒,嘗試包在粽子中,沒想到效果很好,於是決定找家人共同創業。除了包進客家小炒,他又放入黑豬肉、冬菇與菜脯,用創新作法做出保留傳統美味的肉粽,希望讓更多人喜歡母親傳承家鄉味的手藝。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經過研發改良(經過研究改良)、有很多口味(有當多種味緒)
李昊宇從小就看著母親推攤車四處賣豆花賺錢養家,後來雖有磨豆機出現,母親仍堅持手工磨製豆漿,純手工的豆花吃起來細緻綿密、入口即化。為了傳承媽媽近30年的好味道,李昊宇和林紫晨這對7年級夫妻決定放下手邊的工作,學習製作豆花。客家人林紫晨回憶起從來不愛吃豆花的阿婆,但卻愛上了婆婆做的豆花。為了阿婆,她很努力地向婆婆學習,讓阿婆想吃就能吃到好吃的豆花。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什麼時候開始學的?(哪久開始學??)、從小看到大(從細看到大)
鄭傑仁與太太劉怡婷在新竹共同經營早午餐店,認為生意要做得久遠,要鎖定在地客源。創意十足的他,把西式口味的吐司貝果巧巴達,融入客家口味的桔醬和新竹老字號的花生醬,開發出新竹人慣吃的桔醬花生醬口味吐司,廣受在地人好評。他認為這番成就必須歸功於他太太劉怡婷。客家人的她,總是默默支持,不怕吃苦的精神也影響了他,即使再怎麼受挫,仍堅持不放棄。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早上吃得很豐盛(朝晨頭食異好)、這是我們獨特的(這係?? 兜特有?)
歷經婚姻觸礁、至親身亡的雙重打擊,38歲的黃永澧為獨自扶養3個年幼子女,被迫辭掉送貨員工作,原是桃園家扶中心捐款人的他,反受桃扶幫助成立窯烤披薩店。身為客家人的他,不輕言放棄,從一個門外漢,四處觀摩,開始自學做披薩。窯爐搭建、食材、佐料製作全都不假他手,每天睡不到5小時,都在鑽研披薩製作,甚至研發不同口味,如客家麻糬Pizza等,深受客人喜愛。客人的肯定是對他最大的鼓勵,也讓他從人生低潮中重新站起來。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家有信心)、就不怕做不到(就毋驚做毋到)
林祿權一家人從曾祖父時代就定居在美濃,儘管美濃是大家相當熟悉的客家村落,客語在年輕一代間的使用率也越來越低,因此,林祿權的父母堅持在家中只能講客語,從小訓練下一代的客語能力。他說:「客家話要在家裡學,耳濡目染自然就會說會聽,客家的孩子,不該忘記客家話,在這個家裡也才聽得懂。」儘管在美濃這樣的客家庄裡,傳統的客家大院越來越少,林祿權一家人仍堅持住在這樣的老宅當中,透過客家話,凝聚彼此濃厚的向心力。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什麼東西最珍貴(麼?東西盡珍貴)、家人的陪伴(有屋下人做伴)
客家人賴鴻進畢業於國立藝專,在旗山開才藝補習班,因教學得宜,使學生人數漸漸增加,授課空間不堪負荷,決定另覓地點,讓前來上課的孩子有更大的空間自在發揮。選定美濃,是因為離開客家庄的遊子,想回歸的心情。設立了藝術民宿開始教學,除了讓來上課的孩子們有個無拘無束的空間能夠上課之外,前來住宿的民宿客人,也能參加免費的DIY手工藝教學。賴鴻進希望能夠把藝術持續向下扎根,讓更多人可以體會藝術就充滿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簡單過生活(簡單過日仔)、就是一種幸福(就係一種幸福)
客家人宋新富,傳承上一代創業至今將近一甲子的手工豆皮,雖然工時長、環境熱、收入又沒有別的產業來的多,加上坊間添加防腐劑的豆皮讓這項傳統手工技術,面臨了失傳的危機。儘管如此,宋新富及宋太太仍堅守這傳統工廠及古老做法。沒有太多廣告宣傳,他們的手工豆皮逐漸打開市場,靠著回流客的支持及口耳相傳,雖然產量一樣不多,仍成功打響了知名度。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需要傳承(這個愛有人傳承)、沒有人想學(無人愛學)
美濃在地長大的客家人朱淑芳,參加了由美濃農會辦理的職訓課程,課程結束後獲邀擔任美濃農會家政班的授課教師。她認為,認識朋友和學習新知,對於許多家政班的學員來說是一樣重要的,所以她在課堂上以烹飪教學加強互動,以容易上手好學習的內容,堅持教「簡單不複雜」的家常菜,並且以最具美濃代表性客家料理食材木瓜當作主要食材,教學員做簡單又好吃的客家菜。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看起來很好吃(看著當好食樣仔)、都是我煮的(做下係??(中間無間隙)煮?)
黃旭霞從小在客家庄長大,客家家庭教育她「惜福」的觀念。如今長大成為老師後,她將這樣的觀念運用在課堂上。她說:「製作教具時,我喜歡廢物利用。像是廣告扇子、吃完餅乾的紙盒,只要施加點創意,加入客家元素,也能當作教材使用」。不僅如此,她的教學方式也相當受到學生喜愛。利用DIY客家童玩手工藝品及繪本說客語等趣味方式來吸引學生學習,並舉辦客語夏令營讓學生了解客家文化。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目的是什麼(目的係麼?)、保留客家文化(保留客家文化)
竹東有戶彭姓客家人家,彭春衡及彭國柱父子幾10年來堅持以客家古法釀造醬油,以黃豆、麥子、鹽巴、糖純釀造出的客家醬油,味道甘醇而富古早味,如今竹東地區也只僅存這家手工製作醬油。父親彭春衡曾因病萌生退休收廠的念頭,彭國柱看到父親對工廠的感情以及對事業的執著,決定放棄工研院的高薪回家幫忙,他說他要把這祖傳事業傳承下去。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是良心事業(這係良心事業)、不能騙人(做毋得騙人)
7年級客家小女生羅秉堯,臺大政治系畢業後,重拾小時候的雕塑興趣,雖然非本科出生,也因不使用機器製作而被笑傻,但憑著她的雙手,不斷鑽研磨練,讓她創造出很多獨一無二的工法,發揮在木頭上。如今她已能做出一支不到20公克的木頭眼鏡,輕卻堅固,既耐用又有設計感。羅秉堯說,透過雙手完成的不是產品,是實踐成為專業職人的夢想,所以她比客人更加嚴格挑剔,不容許失誤。憑著不退縮的精神,現在一副眼鏡可以賣數萬元,但她不自滿,讓木頭展現獨有的美,她持續創作,對自己有更多期待。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很耐用(這當耐用)、設計很好(設計來異好)
新竹的水牛藝術家李春信,因緣際會看見朋友用自然農法種田,想到牛耕技術逐漸失傳,4年前從臺北移居到新竹新埔,養了2頭水牛,從頭學習牛耕,並致力推廣水牛文化,甚至開放民眾報名參加放牛班,要讓更多人體驗與水牛互動的感動時刻。他以「水牛精神」形容客家人的樸實堅毅與拚勁,希望帶著人們親近水牛,藉由人和水牛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愉悅感,學習到水牛精神,以堅毅的態度做好每一件事。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體驗大自然(體驗大自然)、享受生活(過好日仔)
新竹市3名7年級生張登堯、劉人瑜、廖珮吟,改造江山街70多年的老屋,坪數不大,但留美碩士從事策展的張登堯堅持釋放店內一半的空間讓藝術家展演,希望能藉此推廣臺灣藝術。相較於張登堯的前衛想法,劉人瑜及廖珮吟兩個客家女孩負責務實打底,掌管店內的財務及餐點,三人齊心齊力創立這間結合藝文展演和背包客棧的咖啡館。他們都承認放棄原本穩定的工作來創業其實非常冒險,但他們說,趁年輕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會後悔。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不是我一個人能完成的(毋係??一儕人做得來?)、是大家的功勞(係大家?功勞)
28歲的賴卉凌原在臺北設計公司服務,開咖啡店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利用每天下班後研究新口味,研發出100種不同口味的派。在實體開店前,先經營網路商店半年,有了固定客戶後,2013年2月在新竹開了咖啡店。她沒有任何餐飲業與服務業基礎,只能靠著觀察同業並找出可改善的方式嘗試著做,開店前3個月幾乎天天住在店裡。身為客家人的她,靠著勇往直前、越挫越勇的精神,短短4個月就回本,如今在新竹更是小有名氣。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有理想就去完成(有理想就去完成)、努力就會實現(打拚就會實現)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一綠跑」活動嗎?4000多名校友一起穿著小綠綠在街頭路跑的盛況。這場活動,是2位創業主角潘怡芳(小胖)和林昀樵,在當年仍就讀臺大工管系期間所舉辦的喔!因為這場活動的成功,讓她們充滿信心,決定用運動來創業,打造一個專屬女生的「好時光運動樂園」。這2位熱愛運動的臺大女生,用「女」加「子」創立的「好」時光,雖然還未達成創業的目標,但在 小胖和昀樵心中,一直 都很清楚自己創業的想法,就是要帶領所有女孩們,快樂運動。因此面對接下來的創業之路,她們不但沒有氣餒,反而還有了更多的想法。
小白龍連雲鶴就是金巾怪俠,金巾怪俠與黑巾怪俠兩人決鬥,強對強,兩人拚的難分難解,飛刀怪俠一看到這樣的情景要暗殺金巾怪俠,但還是死在金巾怪俠的手裡。小霸王白全並沒有死,太乙真人用了蓮花化身,所以救了小霸王白全,小霸王白全前來要殺了黑巾怪俠蘇毒明,這時金巾怪俠小白龍也來了,一番吵鬧後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金龍派教主孫臏也來了,黑龍派與金龍派雙方人馬都到齊了,大戰要開始了。
一百零八俠排名第二的飛成利用騙招脫離了妖術,竟發現妻子跟黃平都沒有逃出來,再次趕去要救他們,路上竟被飛刀怪俠趙志雷阻止,飛刀怪俠趙志雷要殺了飛成,要替他死去的兄弟趙志成報仇,也要替他的岳父也就是他的妻子魏小燕的父親報仇。雙方開始過招,飛成情況危急時,突然有人把飛成救走了,救走飛成的就是金眼毛逐赤腳大仙,金眼毛逐赤腳大仙跟飛成說要去救你的妻子跟兄弟一定要去八卦千刀樓,需要會隱身術才能去,飛成並沒有練隱身術,金眼毛逐赤腳大仙看在金龍派教主孫臏是他的結拜兄弟的份上,便借給飛成隱身冠。
飛刀太保趙志成擋住了徐玉松與飛成的路,飛刀太保趙志成用三十六飛刀殺了小白龍,徐玉松與飛成決定要報仇。濟南官員去抓徐玉松與飛成,但他們倆兄弟武功高強,濟南官員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飛刀太保趙志成看苗頭不對用出三十六飛刀要殺了徐玉松與飛成,徐玉松與飛成一看如果不逃脫,必死無疑。徐玉松與飛成去找白全,一起去濟南抱小白龍的仇。千年白猴道人救了蘇毒明,餵他吃了丹藥,蘇毒明實力暴漲,不管是飛天還是劍法,現在的蘇毒明已有能力去報仇了。
蘇毒明忘恩負義打算殺了小白龍,小和尚打不過鄧玉枝,師父前來幫助小和尚,鄧玉枝打算放魔火神棍把紅雲長老燒死,火雲長老施法力讓魔火神棍飛回去,火燒回頭,燒到鄧玉枝,鄧玉枝與蘇毒明趕緊逃走。蘇毒明決定去找金龍派孫臏的大徒弟第一劍俠小霸王白全報殺父之仇。徐玉松與飛成躲掉了鄧玉枝的魔火神棍,到寺廟去休息,天亮時再去濟南找小白龍、連雲雀,因為小白龍與連雲雀說要去認親,但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徐玉松與飛成按耐不住性子決定去找他們倆。
天下有兩大門派,金龍派建立自秦始皇吞併六國的時代,教主孫臏;另一派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野心很大,想一統天下,所以組織黑龍派,黑龍派搶劫百姓的金銀珠寶、殺人放火,金龍派教主孫臏看不過黑龍派欺壓百姓,挺身而出,因此跟千年白猴道人結仇,蘇進風與連天平兩人是結拜兄弟,為了入教問題,彼此關係一刀兩段,大哥連天平是金龍派,而弟弟蘇進風是黑龍派,弟弟蘇進風想要邀請哥哥進黑龍派,蘇進風覺得黑龍派到處去搶富家人的錢,出門就有錢很好,連天平認為那些都不是光明正大的錢,因此兩人一言不合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