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水里客家人徐新旺要娶媳婦,在客家的習俗裡,婚禮喜宴當天必定要打粢粑(麻糬),一則因白米飯珍貴,用它來招待親友更可表現主人的深厚情意;二則是親朋好友遠道而來,在上菜前先來個點心止住飢餓再話家常。這樣傳統的場面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少見,儘管徐新旺居住的新興村已有外燴行業,村民依然會在婚禮之前大家自動自發的一起包麻糬,延續著這樣的客家習俗。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很有嚼勁(?著盡有味)、讓人想一口接著一口(食到會尋尾)
客家血統的按摩師詹姵容,以順著筋絡走向,循線找出身體不舒服的源頭,用深層撥筋的方式為客戶舒壓,將牛角撥筋做出口碑。早期詹姵容主攻南臺灣市場,會來到澎湖發展,主要是因為姊姊嫁過來澎湖,希望來和姊姊作伴,另外因發現澎湖沒有筋絡按摩的按摩手法,敏銳的她嗅到了商機,因此決定到此發展。如今詹姵容秉持著客家硬頸的精神,在澎湖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很奇特的技術(異奇巧?技術)、花了很多心思(用忒當多精神)
早年曾在苗栗南庄打拼的徐照貴,感受到客家人的待客之道,不能僅以做生意為出發點,而是要搶在客人前面設想他們的需求,帶著這樣的客家精神,回到澎湖蓋了間民宿。他希望給旅客的,不僅止於美麗的潮間帶景色和柔美的客房佈置,更希望讓大家感受到他們對於遊客「朋友」般的友善。儘管不是客家子弟,但他以客家人照顧客人無微不至的精神,讓人魚城堡不只是一個澎湖地標,更是大家在澎湖的第2個家。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客人就像朋友(人客就像朋友)、要給他們好東西(愛分佢兜好東西)
陳宏曜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花菜干料理手法是澎湖最傳統的料理方式,以前的人為了保存食物,將漁獲、蔬菜等曬乾,方便日後使用,和客家的醃漬文化有異曲同工之妙。又因為澎湖的夏天天氣炎熱,往往需要比較重的口味讓人下飯,因此料理起來和客家菜有著相似的口感,很多客家遊客吃到花菜干的料理,總是驚呼「竟然在澎湖可以吃到道地的客家菜」。除了菜餚使用古老作法,保留古早味,陳宏曜將父親收藏的30至50年代的文物用來布置餐廳,從裡到外、從眼睛到嘴巴,讓餐廳懷舊地很徹底。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古法製作(用老時?做法)、堅持原味(留等原本?味緒)
客家媽媽詹雅棉從苗栗到澎湖創業,由於喜歡做菜,也很懷念家鄉味,便開了間客家餐廳。多年來嘗試用在地食材做客家菜,將澎湖海鮮料理成客家口味,無奈客家餐廳的營運僅維持一年,秉持客家人不屈服的精神,以及「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爬起來」的意志力,再次開了一間小火鍋店,告訴自己不放棄就有機會,讓她從負債幾百萬成功翻身,展現客家人越挫越勇的韌性。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失敗沒關係(失敗無相干)、可以當經驗(做得做經驗)
劉珍梅是苗栗客家人,後來嫁到澎湖,3年前開始退休生活。種蔬菜水果是她退休生活的重心,也是樂趣。因緣際會認識了馬公市文光國中退休校長楊啟清先生,他將大約7、800坪自己種菜的農地,開放給想種菜卻沒有地方可以種菜的鄰居一起同樂,從施肥、撒水、除草,全部都是人工自己包辦,開心農場的菜都是有機的栽種,且大家都可以去採收,運動兼交友,賓主盡歡。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自己種自己吃(自家種自家食)、不必依賴別人(毋使靠別儕)
莊麗珠是土生土長的澎湖客家人,她所經營的民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戶外大片的「天人菊」菊花園,再來就是民宿裡掛滿的菊花畫作。因為莊媽媽很喜歡天人菊,莊爸爸在過世前都會為了媽媽而種,為了感念「父親對母親的純真感情」,莊麗珠自己也開始種植天人菊。而如今父親已經離開30年了,但是看到這一大片的天人菊,就會想起爸爸對媽媽那份堅定的愛情。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時間不等人 (時間毋會等人)、想做就去做 (想做就去做)
客家童軍團,由客家事務局策劃成立,一共19個學校加入。在童軍教育發展體系中,融入客家生活元素,推出各種不同的活動課程。新北市國光國小童軍團由客家人陳建中帶領,團裡沒有一位學生是客家人,但憑著與客家文化的接觸,團長發現學生們對於這樣一個新的文化,新的語言越來越感興趣,且刻苦耐勞的客家精神正好和童軍精神不謀而合,讓孩子深入了解客家精神之勇敢與剛毅。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表現得很好(做到當好)、大家來點掌聲(大家同佢拍手)
曾清美從小跟在花生盤商父親身邊學習,父親以身教力行客家人的節儉與誠信。食品首要把關就是原料,不浪費任何一粒花生米,不滲入任何副料。雖然最終打成花生醬,曾清美仍堅持選用外殼平滑、顆粒大、型圓飽滿的臺灣花生,為了避免花生1個月後會發出油耗味,她嚴格控制採買量、不囤貨,以保持鮮度。花生醬製程雖單純,但在放糖、鹽及溫度的掌控上一絲不苟,加上火候控制得宜,才能讓花生醬的美味在坊間口碑流傳。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 產品要有品質把關(產品愛有品質保證)、有瑕疵就不賣(有缺角就做毋得賣)
10年前,楊淑娟的住家慘遭小偷,家裡存款只剩15萬元,就用這筆錢,租下一間在臺北新店山上的廢墟。秉持著客家人刻苦耐勞、永不放棄的精神,她利用自己從朋友身上學來的木工技巧,不斷揣摩練習,從門窗、天花板、地板、書架和桌椅,這些木頭傢俱,全是利用廢棄木頭跟二手傢俱自己做的。楊淑娟將一間廢棄的屋子,改建成歐式木屋,也給了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我很喜歡這邊的生活 (??當愛這片?生活)、所以住在這 (故所歇在這)
2008年金融海嘯讓不少人陷入人生低潮,新竹新埔的張明河原本在科技業擔任一級主管,被迫提早退休,但他秉著客家不服輸的堅強精神,將他從小學會的木工技藝發揚光大,開起木工教室,教民眾DIY做傢俱,開啟事業第二春。由淺入深,漸進式的教學方式,很多人從完全不會到做出第一件作品,從簡到難,一步步完成。張明河在教學過程中,透過和學員良好互動溝通,激盪出更具創意的發想,帶著人們領會手作工藝的樂趣。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不認輸的個性 (毋甘願輸人?性) 、做給你看 (做分你看)
新竹縣和興國小為了實踐環保、支持有機小農、善待土地和照顧師生們的健康,從95學年開始推動有機餐飲,每週有2天提供完全有機午餐,並在小小的校園內開闢菜園,落實校園有機種植課程,讓小朋友吃得健康又能親身體驗,打造師生之間的互動園地。客家校長吳柚說,學生朝零廚餘的目標來達成,因為沒有食材的浪費,可以很精準的控制午餐經費,學生才能吃比較貴一點的有機食材。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食材要新鮮(材料愛萋)、品質才會好(品質正會好)
蝶古巴特,源自法文D?coupage,廣義而言是一種剪紙與拼貼的裝飾藝術。本身就喜愛手作的客家人孔祥萱,從部落格上接觸到蝶古巴特,向老師拜學之後,受客委會委託,在新竹新瓦屋開課,針對客家花布創作一系列蝶古巴特作品。現在祥萱也在新北市板橋國小教小朋友及志工媽媽。暑假期間,板橋國小將進行校舍拆除,為美化校園,祥萱召集志工媽媽們蒐集牛奶罐,以蝶古巴特美化後,掛在圍籬上做裝飾。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是一種藝術(這係一種藝術)、值得好好欣賞(值得好好欣賞)
就讀桃園縣永平工商表演藝術科的黃于娟,生長在客家家庭,四縣腔、海陸腔都說得相當流利。從小父母便大力栽培于娟的音樂天份,教她唱客家山歌,讓她學鋼琴、學二胡。為了累積舞台經驗,于娟從國小5年級開始,參加過200多場演出和比賽。知名音樂人孔鏘老師看過她的表演後,也給了她「客家電音女王」的封號來給予肯定。父母為了圓女兒的歌手夢,出資發行于娟個人首張客語專輯「雨季的凌晨兩點」,裡頭收錄11首客家歌,抒情,搖滾,客家山歌,曲風不同,描述的都是于娟的故事。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你很有天份(你當有天份)、我從小就愛表演(??從細就好表演)
在閩南家庭出生的布丁姐姐,與客家婆婆邱貴雲相處過程中發現,客家人好客、團結與熱情的特質非常可愛,不過最讓布丁姐姐喜愛的,還是婆婆自創的客家料理。像是婆婆的拿手菜香菜蒸魚,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把魚蒸好之後,放在舖滿滿一層的香菜上,婆婆說家裡從小就這樣吃。而看似平凡的客家小炒,也因地處不同而有不同作法,婆婆的客家小炒只有擺上蔥,這是苗栗客家人的吃法。婆婆說:「在我們家,只要有人嫁出去或娶進來,香菜蒸魚跟客家小炒這兩道菜是絕對少不了的!」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從小吃到大 (從細食到大) 、保留客家風味 (留等客家味)
桃園縣武陵高中英語資優班,參加2013年全國高中英語話劇比賽,榮獲第一。話劇以客家油紙傘為主題,詮釋家庭的概念。為了讓學生們更了解「傘」的意義,老師讓大家分工合作搜集資料,像是故事中的油紙傘,就是客家人嫁女兒會送的東西,因為「油紙象徵有子」。藉由蒐集資料及話劇詮釋,讓學生更加了解客家文化。桃園縣武陵高中希望能透過話劇達到教育意義之外,也希望用英文表達,將臺灣的客家傳統文化介紹給外國人。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贏的關鍵是什麼(愛仰仔正會贏人)、團結(團結)
新北市三重慈惠里里長蔡清德,自87年上任里長以來,每週都會召集街坊鄰居做資源回收,每個月可為里賺入約3萬元回收金,用來美化社區環境。志工媽媽說:「我們志工裡面很多都是客家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很珍惜物資,不願意浪費。」志工媽媽們利用資源回收來的瓶瓶罐罐,創作出一個個精美的裝飾品。蔡里長更親手整治一條原本又臭又髒的小巷,將里民們做的環保裝飾品裝飾在巷內兩側牆,打造一條低碳隧道。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回收再利用 (回收再利用)、改變社區面貌 (改變社區?風貌)
客家兩姊妹倆人經營的婚紗工作室,由於空間坪數小,加上兩姊妹對於收納相當有共識,於是一起動手,發揮創意,輕鬆收納,有效利用空間。姊妹倆有許多獨特的收納觀點,優先考慮使用機能,要展示幾百件禮服外加配件,還要保持美麗的空間感,兼當婚紗拍攝場地,地板自己貼,椅子也自己釘,方便拆取隨時更換格局,百萬以內的預算,搞定兩層120坪的裝潢,還開心創造出想像的閣樓空間。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資源有限 (資源毋多)、要省著用 (愛省著用)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吉祥仁獸,目前民間常見的麒麟舞,是來自客家傳統的客家麒麟舞,在客家人多次遷徙過程中,逐漸與各地文化相互融合而成,這種客家民俗文化形式的麒麟舞藝術至少已有450年的歷史。客籍服裝設計師黃淑菁,利用客家麒麟麟片的變形火焰蔓延服裝,巧妙與歌手黃上的專輯封面「雷風將首」主題結合,在不對稱的設計之中,運用鉚釘、皮革、毛料塑造衝突卻又和諧的感覺,這樣的結合讓客家元素與官將首有了全新的風貌。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看起來很細緻(看著做工異幼)、一針一線親手縫的(一針一線親手攣?)
原本是醫療健檢出身的苗栗客家人葉謹瑜,因父親罹癌,讓她轉念出來創業。她所開的良心包子店,全賣素包子,對於餡料要求少油多健康,裡頭的青菜得反覆沖洗3次,多花2倍時間,就是要保持鮮度。她說客家精神就是不怕吃苦,現在是為她愛的以及所有愛她的人,做更多更好更健康的事,這讓她有許多的發揮空間。態度決定高度,正確的態度建立了,客家精神也就慢慢發揮出來,堅持、不放棄、拼到底,讓他日賣破千顆,月營業額破上萬元,更將健康的飲食觀念帶給消費者。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我們都是當天做(亻厓兜全部係當日做)、維持好品質(維持好个品質)
道地的美濃客家婦女曾淑貞,從小看著長輩製作醬菜長大,製作醬菜的要訣和重點,不知不覺已烙印在她的腦中。看到別人的醬菜店頂讓,便決定把店頂下來,店中的醬菜都由自己一手包辦,沒想到廣受好評,甚至供不應求。為了傳承醬菜文化,曾淑貞決定上課進修,已經做出了10多種醬菜,還要繼續自我挑戰。 客語教學每日一句:這是剛採收的(這係正摘啊著个)、吃起來很鮮甜(食著異甜異萋)
還記得曾經轟動一時的「北一綠跑」活動嗎?4000多名校友一起穿著小綠綠在街頭路跑的盛況。這場活動,是2位創業主角潘怡芳(小胖)和林昀樵,在當年仍就讀臺大工管系期間所舉辦的喔!因為這場活動的成功,讓她們充滿信心,決定用運動來創業,打造一個專屬女生的「好時光運動樂園」。這2位熱愛運動的臺大女生,用「女」加「子」創立的「好」時光,雖然還未達成創業的目標,但在 小胖和昀樵心中,一直 都很清楚自己創業的想法,就是要帶領所有女孩們,快樂運動。因此面對接下來的創業之路,她們不但沒有氣餒,反而還有了更多的想法。
小白龍連雲鶴就是金巾怪俠,金巾怪俠與黑巾怪俠兩人決鬥,強對強,兩人拚的難分難解,飛刀怪俠一看到這樣的情景要暗殺金巾怪俠,但還是死在金巾怪俠的手裡。小霸王白全並沒有死,太乙真人用了蓮花化身,所以救了小霸王白全,小霸王白全前來要殺了黑巾怪俠蘇毒明,這時金巾怪俠小白龍也來了,一番吵鬧後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金龍派教主孫臏也來了,黑龍派與金龍派雙方人馬都到齊了,大戰要開始了。
一百零八俠排名第二的飛成利用騙招脫離了妖術,竟發現妻子跟黃平都沒有逃出來,再次趕去要救他們,路上竟被飛刀怪俠趙志雷阻止,飛刀怪俠趙志雷要殺了飛成,要替他死去的兄弟趙志成報仇,也要替他的岳父也就是他的妻子魏小燕的父親報仇。雙方開始過招,飛成情況危急時,突然有人把飛成救走了,救走飛成的就是金眼毛逐赤腳大仙,金眼毛逐赤腳大仙跟飛成說要去救你的妻子跟兄弟一定要去八卦千刀樓,需要會隱身術才能去,飛成並沒有練隱身術,金眼毛逐赤腳大仙看在金龍派教主孫臏是他的結拜兄弟的份上,便借給飛成隱身冠。
飛刀太保趙志成擋住了徐玉松與飛成的路,飛刀太保趙志成用三十六飛刀殺了小白龍,徐玉松與飛成決定要報仇。濟南官員去抓徐玉松與飛成,但他們倆兄弟武功高強,濟南官員都不是他們的對手,飛刀太保趙志成看苗頭不對用出三十六飛刀要殺了徐玉松與飛成,徐玉松與飛成一看如果不逃脫,必死無疑。徐玉松與飛成去找白全,一起去濟南抱小白龍的仇。千年白猴道人救了蘇毒明,餵他吃了丹藥,蘇毒明實力暴漲,不管是飛天還是劍法,現在的蘇毒明已有能力去報仇了。
蘇毒明忘恩負義打算殺了小白龍,小和尚打不過鄧玉枝,師父前來幫助小和尚,鄧玉枝打算放魔火神棍把紅雲長老燒死,火雲長老施法力讓魔火神棍飛回去,火燒回頭,燒到鄧玉枝,鄧玉枝與蘇毒明趕緊逃走。蘇毒明決定去找金龍派孫臏的大徒弟第一劍俠小霸王白全報殺父之仇。徐玉松與飛成躲掉了鄧玉枝的魔火神棍,到寺廟去休息,天亮時再去濟南找小白龍、連雲雀,因為小白龍與連雲雀說要去認親,但到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徐玉松與飛成按耐不住性子決定去找他們倆。
天下有兩大門派,金龍派建立自秦始皇吞併六國的時代,教主孫臏;另一派黑龍派,教主千年白猴道人野心很大,想一統天下,所以組織黑龍派,黑龍派搶劫百姓的金銀珠寶、殺人放火,金龍派教主孫臏看不過黑龍派欺壓百姓,挺身而出,因此跟千年白猴道人結仇,蘇進風與連天平兩人是結拜兄弟,為了入教問題,彼此關係一刀兩段,大哥連天平是金龍派,而弟弟蘇進風是黑龍派,弟弟蘇進風想要邀請哥哥進黑龍派,蘇進風覺得黑龍派到處去搶富家人的錢,出門就有錢很好,連天平認為那些都不是光明正大的錢,因此兩人一言不合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