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雲和小悅這兩位大學生,來到汐止找客家朋友們。陳昌樹新竹客家人,在汐止經營醫療器材工廠超過30年,喜愛客家傳統音樂,陳先生也是汐止客屬協會的重要推手,剛來汐止時認識了很多的客家鄉親,在偶然的機會經朋友的介紹認識汐止車站附近的客家鄉親,他們又稱為五虎將,他們很想成立客屬會,所以大家一同成立客屬會。徐德財與張玉珠是苑裡客家人,居住汐止超過25年,夫妻齊心經營車床工廠,97年轉換跑道,開設兒童美術教室。民國84年開洋酒店,生意很好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才知道汐止有很多客家人,當時在后庄也有意思要成立客家會,大家就連繫在一起成立了客家會。范明雄北埔客家人,裝潢工程師,曾於海外各國建造房屋,最後在汐止落腳超過20年。黃政源大湖客家人,於汐止居住超過30年,是汐止客屬會理事長,他非常喜歡汐止,已把汐止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了。朱華彬南庄客家人,於汐止居住超過20年,黃先生剛上台北時以租屋生活常搬來搬去,他弟弟住汐止,房價比較便宜,於是在汐止買屋定居。
小雲和小悅這兩位大學生,來到汐止找客家朋友們。陳昌樹新竹客家人,在汐止經營醫療器材工廠超過30年,喜愛客家傳統音樂,陳先生也是汐止客屬協會的重要推手,剛來汐止時認識了很多的客家鄉親,在偶然的機會經朋友的介紹認識汐止車站附近的客家鄉親,他們又稱為五虎將,他們很想成立客屬會,所以大家一同成立客屬會。徐德財與張玉珠是苑裡客家人,居住汐止超過25年,夫妻齊心經營車床工廠,97年轉換跑道,開設兒童美術教室。民國84年開洋酒店,生意很好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才知道汐止有很多客家人,當時在后庄也有意思要成立客家會,大家就連繫在一起成立了客家會。范明雄北埔客家人,裝潢工程師,曾於海外各國建造房屋,最後在汐止落腳超過20年。黃政源大湖客家人,於汐止居住超過30年,是汐止客屬會理事長,他非常喜歡汐止,已把汐止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了。朱華彬南庄客家人,於汐止居住超過20年,黃先生剛上台北時以租屋生活常搬來搬去,他弟弟住汐止,房價比較便宜,於是在汐止買屋定居。
台鐵新竹站火車司機員楊永蔚熱愛攝影,五十歲的楊永蔚是南投縣魚池鄉人,在台鐵服務26年,現在是新竹-基隆電聯車的火車司機員,也是火車攝影家,用相機記錄著台灣鐵道文化,從高中時就迷上攝影的楊永蔚,剛開始自己在暗房中學洗照片,直到進入台鐵工作,才有機會買人生第一台相機,開始成為業餘攝影家。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的「號誌工」作起,轉任機關車助理及司機後,長期接觸機關車頭,對於火車有著無限的熱情,最初以機關車為攝影題材,陸續拍攝鐵路設備、機關車頭、列車、鐵路支線、火車站等系列,以及舊山線火車照片集,因為拍過許多人沒拍到的鏡頭,因此廣受採用,所拍攝的照片曾被廣泛的做成海報、時刻表、旅遊書、學校教材,他也把珍貴的鐵道照片及結成冊賣給鐵路迷,薄利多銷賣了300本後,去買了現在上班會隨身攜帶的五萬多元的二手Contax像機,他開玩笑的比喻萊卡的相機是相機界的賓士,contax是BMW,Canon、Nicon則像是相機界的toyota;楊永蔚用相機紀錄故鄉魚池921大地震前的面貌,捕捉社區重建前的珍貴畫面,成為當地人爭相收集的文化資產,也因為這一次,意外獲得家人、長輩們支持,更加篤定攝影之路。民國86年CK101開始復駛時楊永蔚就開始追火車,楊永蔚常常一追就是快一個月,風靡的程度到達會計算火車到達的時間與地點來拍攝最美的畫面,他認為春、秋拍照時最美,目前最大想要出一本火車照片集,但面對現在的火車站邁入現代化的設備,卻沒有老火車站拍起來的感情讓人感動而較少拍攝,自己也曾想要買一台數位相機來研究,不過感嘆追拍鐵道的景氣已經過了,覺得自己要活在掌聲中。楊永蔚所拍攝的許多鐵道作品,被廣為作成儲值卡、甚至鐵路局網站、雜誌都選用過,中華郵政發行「老火車站」郵票,新竹郵局配合推出「內灣風情」個人化郵票,內灣線十個車站,其中七個站是用他的照片;攝影多年來,楊永蔚仍是一台老相機走遍台灣鐵道,無數的作品展現他的攝影成果,也為台鐵變遷留下永恆的影像紀錄。在「台灣長史物」拍攝期間,我們發現不是客家人的楊永蔚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原因是楊永蔚30年前在苗栗銅鑼上班時才學客語,接著又在苗栗經人介紹認識太太因此現在客語說得好,同事們都認定他是苗栗的客家人。在台鐵上班十多個小時的他,常常帶著相機捕捉鐵道風情。讓【台灣長史物】帶你去看楊永蔚如何用老相機走遍全台灣鐵道,為台灣鐵道留下一些珍貴的影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