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葉以電椅酷刑拷問秦得參和羅秀芳未果,本田心有愧歉,趁機放走二人,無奈,秀芳不敵電椅凌遲,懨懨一息,得隆及時趕回家,見秀芳最後一面。秀芳的死壓倒兄弟理智,得參一棒打昏想要去報仇的得隆,夜裡,甘蔗綁刀,拜別一切,要警察們以血還血。
苗栗南庄的桂花巷飄香,懷舊的街道總是吸引人潮,親切招呼客人的老闆-江醒聞,懂得不僅僅是桂花釀的吃法,專精鄉土旅遊的她還是個在地通;帶我們走訪海拔738公尺的向天湖,靜謐的湖面可以由步道走進向天湖的美色裡,宜人的氣候,感受環境優美。沿著水深,走進神仙谷,溪水奔騰向下傾洩,切割出岩床和凹溝,少見的岩層地形造就了壯闊的神仙谷,從在地景點留住旅人的腳步。接下來停駐點步向歐風民宿,山林氛圍裡輕鬆擁抱大自然,在歐風和天然味交融之中,仍不失在地情懷。客家女主人還加進客家花布的小巧思,增添一番客家味,舒適的住一晚還能好好品嘗在地滋味兒,將南庄三寶請客人品嘗,旅行南庄山城,記得別心急,適合漫遊品味。
來到苗栗南庄,山林環繞氣溫舒適,在這裡所養殖出的鱒魚、段木香菇以及桂竹筍,這品質是最好最著名的;靠著這三寶,每年為南庄帶來不少營收,也帶進觀光人潮。山地丘陵包圍住南庄,客家山城滋養出南庄三寶;嬌貴的鱒魚只有在低溫的環境以及乾淨的水質才能養殖,南庄的水質乾淨無雜質因此成為養殖鱒魚的聖地,被稱作南庄第一寶,新鮮的鱒魚經過煙燻,成為美味的全台十大伴手禮之一。也因為南庄氣溫較低,因此也適合段木香菇的栽種,不同於其他太空包的香菇,堅持使用段木栽培香菇,烹煮後更可以嘗到更香濃的香菇味。蠔油炒香菇、鮮炸段木菇,還有鮮菇雞湯,簡單烹調出南庄第二寶。南庄第三寶-桂竹筍,即便不是產季,經過真空加工,一樣可以在不同季節嘗到桂竹筍的美味。南庄三寶將南庄打造成一個觀光重鎮,為小鎮帶來新生機。
花布、古甕、大紅燈籠,遙指饕客走進三峽客家村,走進後看到餐廳牆上掛著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這些都是老闆娘壽美姊的年輕回憶,雖然照片中笑得甜美,但是人生卻不是那麼順遂。十多年前因為丈夫工廠倒閉,身為客家婦女的她,挽起袖子對外洗手作羹湯,將傳統客家菜稍加改良,讓客家菜裡多了一分媽媽的味道。客家小炒中以油脂較少的松阪肉取代了較油膩的肥肉,而這些食材可都是壽美姊的媽媽所買的,當年的挫折好在有媽媽在背後支持著她,讓她能夠走到今天。這些簡單的食材,在林壽美的手中,幻化成一道道美食。而她也不忘本,堅持客家人開店要有客家味兒,不僅菜餚具客家味,還將阿婆的舊衣裳掛在牆上留念,欣賞的同時也謹記媽媽和阿婆所交給她;身為客家婦女所有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將客家村的美味帶給大家。
新竹一家客家菜館的「炸豬腳」外酥內軟口感與眾不同,是遊客必點的招牌菜。餐廳第二代的經營者邱垂恩,為了延續孩提記憶中的客家味,28歲回鄉接管餐廳,六年來學得一身好本領,以炸豬腳來說完全依循古法製作,豬腳必須先川燙、再滷製,再放入蒸籠等到滷汁的精華完全融入豬腳裡,最後再進鍋油炸,手續相當繁複,但是先滷再炸的豬腳不但不油膩,反而香味四溢。「炸豬腳」這道菜對於邱垂恩來說意義非凡,以前過年都會殺豬,但是豬肉得吃好幾天才吃得完,為了吃不膩,聰明的客家奶奶就會用各式烹調方式料理豬肉,此外,為了不浪費食材,在各種菜餚中也都會看見豬肉,例如:鹹湯圓加豬肉絲、炸醃豬肉、金桔醬粉腸…等,味道都非常令人懷念。
宗元回想起兒時阿公對他說,有一班神秘列車可以載你到任何地方,從此宗元愛上了火車,也總是期待那般神祕列車的出現。隨著時光飛逝,神祕列車遲遲未出現,阿公卻得了一種怪病,十幾年內不再說話;某日阿公突然開口,告訴宗元神祕列車要來了,阿婆要回來了。 宗元好奇阿婆的一切,但從未聽父母親提過阿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宗元決定拜訪舅公,並間接找到當時受到阿婆幫助的農人。原來阿婆過去是知識份子,嫁給阿公這位不識字的莊稼漢,兩人天南地北的背景卻相知相惜,後來阿公為了支持阿婆的理想,甚至賣地讓阿婆去日本念書。阿婆回鄉後開診所,協助佃農抗爭,免費幫村人治病,最終卻在白色恐怖時期,因匪諜身分遭到槍斃。 阿婆跟阿公約定在火車經過的地方會面,所以阿公從此坐火車都要坐在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阿公走了,神祕列車真的來了,宗元親眼見證了阿公和阿婆深刻的愛。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同意將台灣割讓給日本。1895年初夏,日本近衛軍團自台灣東北角登陸,準備接收台灣。台灣士紳紛紛召募義勇軍積極備戰。 美麗的黃賢妹(楊謹華飾)曾遭土匪擄去,後來雖平安歸來,卻沒人相信她的清白。秀才吳湯興(溫昇豪飾)不顧流言依約娶了她,信任與愛令她銘感在心。為了抗日,吳湯興投筆從戎,組成了客家義民軍。當他率領客家男丁為保家衛國而奮戰時,他的妻子黃賢妹則與全村女眷共同染衣耕作,作為他的強力後盾。 吳湯興起初屢戰屢捷,後來卻在新竹阻擋日軍失利,並陷苦戰於苗栗。由於兵力懸殊,加上武器糧餉所限,他最後僅能以游擊戰術,拖延日軍南下的速度。而原先並肩抵抗的清官眼見大勢已去,紛紛逃回中國,使他處境更如雪上加霜。盛夏時分、荷香蟬鳴,黃賢妹於苗栗溪畔漂布時,竟意外遇見了牽馬路過的日本軍醫森鷗外,原來日軍已兵臨家園,情勢嚴重顯然超過了預期。
將故事背景移至台灣當代時空,一位住在新竹的客家退休醫生劉福春,一心懸念兩位女兒年屆適婚,卻尚未找到好歸宿。大女兒劉麗君個性強勢,抱持不婚主義,二女兒劉麗月貌美嬌柔,追求者眾,但猶豫不定;最主要是依客家人傳統觀念,長幼有序,大女兒未嫁,豈有二女兒先嫁的道理?因此,劉福春在親友建議下,為劉麗君選婿。外型慓悍,一副猛男狀的鍾友嘉,受朋友刺激,前來面試,沒想到,電光石火之間,與劉麗君之間似產生情愫,加上征服欲望使然,鍾友嘉很快贏得佳人心。 只是,個性強悍的劉麗君;鍾友嘉,兩人從認識開始,就一路試圖壓制對方,成為愛情磁場的勝者。偏偏鍾友嘉桀驁不馴,迎親不按牌理出牌,一結婚就把劉麗君帶到高雄美濃,卻又不加理會。歷經劉麗君與鍾友嘉之間強力拉扯之後,是美濃的好山好水;濃郁富於人情味的鄉情軟化了兩人,讓兩人願意靜下心來想想婚姻與愛情本質,選擇和諧收場,攜手共度人生。 同樣情境也發生在劉麗月身上,歷經考驗,劉麗月最終找到真愛,願意為愛情與婚姻獻上承諾的賴建強,贏過浪漫大學生吳成億,最終贏得美人心。
台鐵新竹站火車司機員楊永蔚熱愛攝影,五十歲的楊永蔚是南投縣魚池鄉人,在台鐵服務26年,現在是新竹-基隆電聯車的火車司機員,也是火車攝影家,用相機記錄著台灣鐵道文化,從高中時就迷上攝影的楊永蔚,剛開始自己在暗房中學洗照片,直到進入台鐵工作,才有機會買人生第一台相機,開始成為業餘攝影家。民國69年進入台鐵,從基層的「號誌工」作起,轉任機關車助理及司機後,長期接觸機關車頭,對於火車有著無限的熱情,最初以機關車為攝影題材,陸續拍攝鐵路設備、機關車頭、列車、鐵路支線、火車站等系列,以及舊山線火車照片集,因為拍過許多人沒拍到的鏡頭,因此廣受採用,所拍攝的照片曾被廣泛的做成海報、時刻表、旅遊書、學校教材,他也把珍貴的鐵道照片及結成冊賣給鐵路迷,薄利多銷賣了300本後,去買了現在上班會隨身攜帶的五萬多元的二手Contax像機,他開玩笑的比喻萊卡的相機是相機界的賓士,contax是BMW,Canon、Nicon則像是相機界的toyota;楊永蔚用相機紀錄故鄉魚池921大地震前的面貌,捕捉社區重建前的珍貴畫面,成為當地人爭相收集的文化資產,也因為這一次,意外獲得家人、長輩們支持,更加篤定攝影之路。民國86年CK101開始復駛時楊永蔚就開始追火車,楊永蔚常常一追就是快一個月,風靡的程度到達會計算火車到達的時間與地點來拍攝最美的畫面,他認為春、秋拍照時最美,目前最大想要出一本火車照片集,但面對現在的火車站邁入現代化的設備,卻沒有老火車站拍起來的感情讓人感動而較少拍攝,自己也曾想要買一台數位相機來研究,不過感嘆追拍鐵道的景氣已經過了,覺得自己要活在掌聲中。楊永蔚所拍攝的許多鐵道作品,被廣為作成儲值卡、甚至鐵路局網站、雜誌都選用過,中華郵政發行「老火車站」郵票,新竹郵局配合推出「內灣風情」個人化郵票,內灣線十個車站,其中七個站是用他的照片;攝影多年來,楊永蔚仍是一台老相機走遍台灣鐵道,無數的作品展現他的攝影成果,也為台鐵變遷留下永恆的影像紀錄。在「台灣長史物」拍攝期間,我們發現不是客家人的楊永蔚卻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客家話,原因是楊永蔚30年前在苗栗銅鑼上班時才學客語,接著又在苗栗經人介紹認識太太因此現在客語說得好,同事們都認定他是苗栗的客家人。在台鐵上班十多個小時的他,常常帶著相機捕捉鐵道風情。讓【台灣長史物】帶你去看楊永蔚如何用老相機走遍全台灣鐵道,為台灣鐵道留下一些珍貴的影像記錄。